村小的生存比想象中的还要困难。 首先是生源。 留守的孩子老一辈很难照顾过来,怕一个人走太远不安全,所以读书的年纪都偏大,别说幼儿园,小学一二年级都不会读,然后直接去镇里读三年级,拖不走孩子就厌学,最后没读两年就休学了,大一点直接出去打工。 一辈子就只有这个样子了。 陈校长不想看到他们的一生没有选择。 坚持挨家挨户,对有适龄学生的家长做工作。 学校的学费并不高,现在家长出门打工,一般对孩子这点学费不会太苛刻,最主要的,还是担心上学路上的安全。 太远了。 这是最主要的问题,所以最后,陈校长决定冬季作息每天早上4点起床,从学校走一个多小时到最远一户接孩子,挨家挨户,接最小的学生上学。 七年都是这样。 顾寒也不得不佩服陈校长的执着和坚持。 这是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人。 大概也是被陈校长的坚定所感动吧,顾寒竟然难得地喝了一点白酒。 老刘家后院有一个大石包,农忙时用来晾晒粮食和青菜的,闲时就是一个聊天打屁的坝子。 石包上堆了一堆火堆,晚饭过后,几个人都围拢在火堆旁边,说着闲龙门阵。 寒冬的夜色是灰色的,除了火光照耀着最明亮的一团,其他融入黑暗的空间,都是冰冷的。 秦软软蜷缩在火堆旁边,听着火焰噼里啪啦的爆响,入了神。 小村的宁静让她安心,抛开了所有的烦恼,还有那个于芷彤。就好像另外一个世界一般,恬淡而闲适。 其实对于她来说,或者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并没有多么远大的追求,只不过是想有一个温暖的家,平安,喜乐,简单的幸福就是最好的。 想象如果是秦爸爸他们在这里,四个爸爸四个哥哥,好多好多的人,多热闹啊…… 想着想着,秦软软只觉得一阵困意来袭,眼睛睁不开了,索性趴在顾寒的身上,呼呼大睡起来。 顾寒看了一眼倒头就睡的秦软软,无奈地摇了摇头。 “陈校长,学校有住处吗?” “学校没有,但我们在学校就近修了两间瓦房。”陈校长看了看秦软软,“小朋友已经睡着了啊?要不就在老刘家将就一晚?” “就是,太晚了,这会儿走路也不好走,就让她和刘雨涵睡吧。”老刘也劝道。 顾寒想了想来时的路,确实不好走。 也只能打搅人家一晚了。 “那就麻烦刘老伯了。”顾寒也没客气。 其实山里人自尊心很重,真要客气,人家反而不高兴。 “嗨呀,顾老师这都什么话,你愿意住咱这破房子,已经是看得起咱了。” “老婆子,快去收拾收拾房间。” 老刘高兴地吩咐着自己的老婆,这个新来的老师,很对他胃口。 “顾老师就委屈一下,我给你和小黑铺个地铺?” “小黑?它叫黑皮。” “哦哦,黑皮,我给你俩铺个地铺吧,咱这没多的房间,只能委屈你将就一下。” “嗯……” 顾寒总觉得怪怪的…… 也就是说,这是要给他打个狗窝? 这也没办法了。 人家刘伯也确实没有多余的房间。 …… …… “狗窝”就搭在灶炉旁边。 杂草铺了一层,上面甩了一层席子,垫了棉絮,炉孔里还有火气,烘得周围还是很温暖的。 顾寒还没有睡过这样的地铺。 蜷在角落,抱着黑皮,心里忽然想明白了一个问题。 其实从狗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狗窝确实很舒坦…… 也难怪小狗子总喜欢蜷在草垛里,蜷曲的身体既能保证温度流失的减缓,又能让热量散发在草垛里不至于快速消散,这是一个保持温暖的好方式。 所以顾寒跟黑皮一样,蜷缩着,很快进入了梦乡。 陈校长一个人摸黑回了学校,毕竟灶门前的位置太小,两个大男人挤在一起,难免有些尴尬。 一觉睡到大天亮。 秦软软有些迷糊,一时半会儿没有反应过来,坐在床上愣了好久,直到刘雨涵来叫她的时候,她才反应过来。 敢情昨晚就是和这妞儿睡的呢。 “小涵涵……” 秦软软叫了一声,咀嚼了一下才发现,居然跟她叫顾寒时一个叫法。 “你们家养了好多鹅吖!” 嘎嘎嘎的声音老吵,秦软软恨不得把它们炖了。 “我们家养了20只大鹅,还有50只鸭子,还有20只鸡。” 刘雨涵满脸骄傲。 “平时我没上学的时候,都是我给他们打吃的回来。” “打?去哪儿打?”秦软软穿好衣服,从床上蹦了下来。 “山上啊。” “……” “可以带我去吗?”秦软软一脸恳求,摇着刘雨涵的手臂。 “可以!但是……顾老师会不会不同意啊?” “不用管他。” 秦软软嘿嘿一笑,说着朝着门外走了出去。 刘家的房子不大,出来走过堂屋就是厨房,秦软软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刚准备找顾寒,一低头,就看见了还睡在灶门前的顾寒。 微微愣了两秒之后,秦软软噗嗤一声大笑了出来。 一人一口,蜷缩在临时搭建的狗窝里,居然毫无违和感! “小,小寒寒!” “哈哈,哈哈哈!” 秦软软已经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顾寒也被这阵张狂的笑声给吵醒了。 看着秦软软,不由皱了皱眉头。 “你笑个屁?” “没,我就笑一条狗!不对,两条狗,哈哈!” “……” 顾寒无语地翻了翻白眼。 从“狗窝”里爬了起来。 这时,听到动静的刘老伯也从外面赶了进来。 “哟,顾老师,醒啦?” “你们简单洗漱一下,就来吃早饭吧。” 秦软软客气地点着头,礼貌道:“谢谢老伯伯!” 老伯憨厚一笑,摇了摇满是老茧的手:“哈哈,不用谢不用谢。” 因为顾寒没有起来,一直占据着灶炕前的地盘,所以早饭就在外面的石包上搭了一个简易的灶台,煮了一锅红薯粥,还有几个鸡蛋。 红薯很甜,鸡蛋也很香。 秦软软吃得津津有味,足足吃了两大碗,这才舒舒服服地擦了擦嘴,放下碗筷,等着和刘雨涵一起去山上探险。 对于秦软软来说,就是探险。 但对于刘雨涵来说,这是为了生计。 顾寒听说秦软软要和刘雨涵山上,顿时也要求一起上山。 在顾寒执意要求下,秦软软也不得不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