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众谋臣宗室虽然已听闻此事,但再听王爷正式说一次,还是不禁紧张起来。终于到了这一天了吗?
“他们说,此事乃江彬那家伙作怪。”朱宸濠说时恨得咬牙切齿。
就如兵部尚书王琼所预知,江彬在最要紧的关头向钱宁出手了。
钱宁要诱使皇帝用“异色龙笺”变相封宁王为监国的阴谋,江彬早就透过安插在钱宁身边的内应得知。他日皇位若真的由宁王世子继承,将对江彬大大不利,他当然绝不许可此事成真。
为此江彬找了大太监张永合作。统领皇家禁军的张永,因为攻伐巫丹一仗折损严重,早就对促成此战的钱宁甚为痛恨,而张永亦对宁王谋反危及大明江山甚感忧心,与江彬一说即合。
江彬等待钱宁在皇帝面前多次盛赞宁王仁德之后,才发动突袭他指使御史萧淮上呈奏疏,力数宁王种种不轨恶行,包括私造军械火器、以护卫名义蓄养大量盗贼响马、侵吞南昌一带民产土地、营私结党、在京师暗布尔目等等。
过去钱宁及许多被宁王收买的朝臣不断美言,皇帝听到的只有对皇叔的赞誉,与这奏疏所述大为矛盾。朱厚照虽不爱处理政事,但还未至于昏钝麻木,马上就此事询问身边内侍。张永就在这时趁势加上致命的一刀。
“要是在朝中当官的,托人在陛下面前美言,那不外是为了升官发财,没什么好奇怪……”张永向朱厚照说“可是一位亲王这样做,又是为了什么呢……”
此话令皇帝警觉,于是把那奏疏送往大学士处,着他们提出建言。
首辅杨廷和接到奏疏,知道必得谨慎处理。他深知不可再站在宁王一方,助其掩饰野心;但同时杨廷和又担心,要是迫得朱宸濠起兵,自己与许多朝臣收受宁王贿赂之事即会败露,更可能被打成谋逆的共犯。
即使我是陛下的老师,也未必能幸免……
杨廷和与钱宁一样,当初并未认真看待朱宸濠的野心,因而收取其所赠财宝毕竟杨廷和身为朝官之首,要维持势力和影响,花费也很不少但不知不觉却陷入了这池泥沼。
左思右想之下,杨廷和终于从一百年前的先例,找到一个折衷之法向皇帝提议当年先祖宣德皇帝平定汉王叛乱,赵王朱高燧与汉王共谋已久,罪足当诛,但赵王自愿放弃护卫与仪卫司,得到宽厚的宣德帝破格免罪,亲王名位与封地皆得保存。
朱厚照同意了杨廷和的建议,也就派驸马等使者三人前往南昌宣旨,向宁王训诫并命其尽彻护卫军,如遵旨即既往不咎。
杨廷和也无法确定宁王会否接纳这条件,但这已是他能想到最可能避免一场大祸乱的办法。
宣旨的使者仍有数天才抵南昌,但打听得消息的宁王密探却已在这夜先一步到来。
朱宸濠狠狠将那战刀插在地上,刀柄来回弹动不止。
“本王花费了多少岁月,禅精竭虑,才建得今日这支护卫军。哼,那小子一句就要把它收去吗?”他平日浑厚的声线此刻沙哑而颤震。以为本王害怕与你一决死战吗?你以为自己真是什么『大将军朱寿』吗?”
众谋士将领听了,知道宁王还没能下定决心,否则也不必在这校场苦闷挥刀了。
眼前就只有两个选择受旨称臣、自裁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