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没有想到契丹会这么干脆答应这些条件,毕竟目前明面上看来,是契丹站了赢面,如果继续打下去,灭亡赵国并非不可能。
不过赵燕倒对这件事情给出了另一番解释。因契丹乃是北方游牧民族,本就不擅长管理大片土地,再加上他们多次侵扰两国边界,本就是为了求财而来,如今平白送给他们一大笔钱财,也不需要他们付出什么,那自然是契丹人心目中的上选。
根据赵燕的说法,契丹直至近几年才出现部族聚集,类似于国家的组织,陡然之间要他们管理赵国多是农耕定居的领地,他们心里还嫌麻烦,所以才派了赵燕前来议和。
虽然这的确称得上是一种对于契丹这种行为的解释,可飞罪心中却仍然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具体是什么,他却又说不上来。
终于这一切谜底,到了两方签署议和文件那天,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代表契丹议和的赵燕与普宗与赵国皇帝约好了三天后,契丹将再派一名皇室宗族,前来与赵国签订议和文件。
也因为双边决定议和,原本太上皇南渡的计划因此搁置了,整个城中上上下下,无不欢欣庆贺着终于可以到来的和平。
可是当赵国打开城门,准备迎接契丹来到签署条约的使臣时,从城门外进来的却不是他们预想之中的那些人,而是一队又一队的骑兵。
这些骑兵趁着夜晚埋伏在树林之中,等待白天赵国要让契丹皇室进入时,趁机一举入侵城中。
已经开启的城门根本档不住这数十匹的骑兵冲锋,而跟在这些兵马后方的,则是更为规模浩大的军队,他们一骑接着一骑,掀起黄土,将远方的天空罩得一片灰蒙。
霎时间,本来还欢庆着议和的国都内陷入一片哭声与哀号,那些冲进来的契丹骑兵纵马在街道之上踩踏,而先锋骑兵的后头,则有更多的军队,等着进入城池之中。
慌乱之中,如海只听见有一道声音,远远的从城门之上传来,那声音听起来如同远方的落雷一般,带着令人不容忽视的威严与震撼,瞬间将骚乱的众人拉回了正轨。
城墙上大喊的是赵章,此时他穿着完整的军铠,身旁围着一队弓兵,他喊着“保护圣上!快保护圣上退往南门!”
如海起先不知道赵章究竟是在对谁这么说,等他发现站在自己身边的非罪已经掉过头,快步奔向皇宫的方向时,他便了解了。
他终究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不能理解这些人如此忠诚与疯狂的坚定着自己的理念是为什么。不过他仍跟在非罪的身后,狂奔在那条通往皇宫的甬道上。
※
赵燕听见城门传来巨响声,从高耸的阁楼向外看去,方正的城池中,林密的房舍与街道皆成了一片璀璨的光华,就象是从前元宵时,她与赵章、萧问之一起去看过的烟花,橘红色的,成片在天之中散去。
她知道,自己又被骗了。
阁楼上,宫女与太监们互相张望,纷纷露出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然后是坐在那里,如今统治着这个国家的帝王……在他的臣民面前,露出了惊恐且害怕的神情。
“发生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