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有人开始吵嚷,等在大堂中的病人闻言都不满地跟着附和。药童擦着额头上的汗,心里叫苦不迭:“诸位误会,实在是因病人太多,一时看不过来。”
“放你娘的屁!别在这说这些搪塞人的话,我们可不吃这套,我们要看病!”
刁民难惹,哪里肯轻易放过药童,说什么都不肯安静下来,相反声音越来越大。
“吵什么?”一道清冷的声音响起,带着让人难以忽视威严,惠民坊内静默一瞬。
众人扭头望去,就见门口走进来一位紫衫女子,她头戴幕篱,让人看不清她的面容。
虞泠坐诊的时候不多,且从不以真面目示人,来看诊的百姓无人知晓她的真实身份。尽管身份不明,但虞泠的医术有目共睹,她在百姓之中颇有名气。
药童见到女子,几乎要喜极而泣,克制地向虞泠行了礼,走到她身边把事情说明。
听了事情的始末,虞泠不悦地皱起眉头,惠民坊本着造福百姓的目的而设。
占的便宜多了,有些人就会将此视为理所应当的付出,一有不到之处就横起来。
“呵。”虞泠冷笑一声,大堂内的气氛就冷上几分,方才还嚷嚷的人这会子大气不敢出。
“我当是什么事,只要长着眼睛的,想来都能看见今日来问诊的病患有多少。惠民坊的大夫不过三人,慢一些情有可原,有不乐意的,直接走就是。”
类似的场景几乎每日都在上演,只看闹的程度轻重,往日有章太医在,倒能应付。
没有人镇场子时,他们又见招待病患的是不起眼的药童,就纷纷蛮横起来。
对待欺软怕硬的人,要做的就是态度比他们更强硬,唯有如此才能震慑他们。
“天气炎热,大家心浮气躁,等得烦了我理解,可你们也应当理解大夫的不易。惠民坊开门问诊,不收一分钱,你们不能捡着便宜,还在这抱怨便宜不好捡。”
虞泠一番话让所有人的冷静下来,站在前排的人被虞泠的目光扫过时,纷纷羞愧地低下头。虞泠见敲打地差不多,没有再继续说教训斥。
“药童,你去药房命人煮一桶酸梅汤来,让大家解解暑热,好平心静气坐下来等。”
前脚敲打,后脚施以恩惠,最能稳定人心,果不其然,再没有人挑刺。
药童忙下去按照虞泠的吩咐办事,虞泠则加入坐诊,帮惠民坊的大夫分担压力。
酸梅汤由药童与小禾分发下去,病患得了安抚,都乖乖地排队等着叫号。
不出两个时辰的功夫,惠民坊内的病患就看得七七八八,虞泠才起身伸了伸懒腰。
药童眼瞅虞泠得空,才神秘兮兮地凑上来对虞泠道:“夫人,还有一个病人。”
“什么病人?其他大夫都看过了?”虞泠揉着有些酸痛的脖子,眉头紧紧皱着。
“都看过了,是小的从巷子里捡回来的,见他还有一口气,小的不忍见死不救,就带了回来,但他身上的伤口,有些怪异,其他大夫都说救不了,偏生师父此时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