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脑袋里是浆糊?你要是有他一半努力,不说拿回来个十五名,就算是拿回来个三十名,我都高兴的放鞭炮。”
孩子要是敢犟嘴说一声:“他那是抄的!根本不是真的!”
“就他的那水平我还不着嘛,他咋可能考第一!绝对是抄的!”
就算是他说中了真相,家长也绝对会说:“抄的?!有本事你也给我抄个回来!不要说也抄解元了,你就给我抄个孙山试试!”
“说你你还不服气!呲啥嘴?!”
“不说你去抄秋试了,就你夫子的作业,你抄个甲回来我都算你有本事!”
没有家长会相信三衙内的解元是抄的。科举考试那么严格,考场作弊是杀头的大罪,考生秋试能抄个解元,呵,呵呵呵,天方夜谭啊,谁会相信!
同窗家长不信,那么教授三衙内知识的塾师呢?
国子监是什么地方,是梁朝进士最集中的地方之一,是全梁国最高的学府,塾师无不是进士出身,就连看门的大爷都能哼几首酸诗。你让这样地方的塾师去关注举人考,除非是他的门徒榜上有名。
所以关注秋试的也只有门徒参加秋试的塾师,教三衙内的塾师压根没想过他的门徒会榜上有名,要不是同僚告诉他他的学生拿了解元,他自己还在自娱自乐欣赏自己的新诗。
他首先想到的是:“不可能吧?”
“就我班那帮人,怎么可能出解元,那帮纨绔能顺利完成学业都不错了。”
“诶……你是不是搞错了?同名同姓的人多着呢。”
传递消息的同僚冷笑一声:“沈梦墨,容国公府的三衙内,你以为会有几个人能和他同名?!”
“你啊,真是走了狗屎运!”
“容国公府为培养他肯定花费不少心血,你还嫌弃人家是纨绔,得了便宜还卖乖。我要是有这样一个门徒,高兴都来不及!”
……
这种的塾师就算是内心有疑问,也不会把疑问当回事,只会放在心里储存……发酵……等到某一天时机成熟了,再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