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那群小娃儿,瞅着花花绿绿的纸包,个个含着手指头,口水直流。
姜念卿笑了,拿出包糖,递给胖胖道:“去,分一分吧。”
“好哒!”
早就想和小童们一块儿玩耍的胖胖,抱着这袋子五颜六色的糖果,犹如持有一把尚方宝剑般潇洒威风。
很快就成为了这条街上,呼风唤雨的老大。
那厢孩子们嬉闹成一片,这厢东西也搬得差不多了。
姜念卿按约定的数额付完劳力费,一转身看到名中年妇人笑眯眯的走近。
“哟,姜家嫂子,这是去买年货啦?”
打量着那敦厚中略为带着点世故的长相,她估摸着八成就是胖胖口中的热心肠婆婆,也不意外对方会知晓自己的姓氏,毕竟当初租这间庭院时,需要办理相关手续。
村子不大,藏不住事儿。
姜念卿微笑应道:“是啊,马婆婆。”
说着,回身拎来一袋东西:“一点薄礼。”
妇人接过一看,嚯,半斤红糖。
对于普通小老百姓来说,这可真是大礼了啊!
“这怎么好意思呢,哎呀……不能要,不能要……”嘴上推辞,双眼却忍不住直勾勾地盯着。
姜念卿不愿进行拉锯战,索性将纸袋直接塞进对方手里,礼貌又略为疏离的说道:“小米糕很好吃。”
礼尚往来而已。
其实她没兴趣与街坊们处得多亲近,毕竟一来待不久,二来这种热情大妈有个通病,一旦自认为接上话茬了,便会滔滔不绝,恨不得将别人家的祖宗十八代都挖出来,再广而告之。
事实证明,她所以为的疏离,还不够明显。
马婆婆接过红糖后,立马觉得彼此关系不一般了,压低嗓子,以一副“你告诉我,我绝对不外传”的姿态,小声道:“可是家里头的男人要纳妾室,小嫂子不肯,便一赌气带着娃娃跑出来了?”
“……”
觑着女子微蹙的眉头,妇人咕哝:“猜错了?不应该啊……”乜着眼将她上下一个扫视,忽而恍然,眼中浮起了几分同情,兀自絮叨道,“唉哟,真是对不住了,瞧我这张嘴,没个把门的!往后啊,有什么困难尽管说……”
到最后,姜念卿也没弄明白,对方到底自以为是到了哪一步。
不过,她并不打算解释。
有些事,越解释越复杂。
叮嘱胖胖太阳落山前回家后,姜念卿便旋身进了院子,打算稍微收拾收拾,开始做晚饭。
正欲进屋,一道爽朗干净的声音传来:“姜夫人!”
她回头望去,二十多岁的年轻汉子,穿着洗得发白的旧棉袄,正挑着满满两大担干柴站在大门口,与她的视线对上后,立即不大好意思的低下头去。
“胡大哥?”姜念卿惊喜万分,连忙小跑过去,把另外半扇门也打开了,“这么快就好了?快进来吧!”
胡康挠了把汗湿的后脑勺,一边往墙角走,一边磕磕巴巴道:“咱们这儿早晚温差大,不比城里头,我……我担心你和娃娃受不住,就……就抓紧了点时间,一口气劈完了。”
“确实如此。”她笑道,“非常感谢。”
古代没有电,无论烧水煮饭还是热炕,柴禾必不可少。
原先在酒楼时,不用她犯愁,后来进了王府,更是连根木头都没碰过。
现如今打算带着胖胖四处游历后才发现,原来劈柴才是自力更生里最困难的项目。
好在,没有什么是花钱不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