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大早就安排了好些个乞丐在城门不远处守着,只要一看到杜家的马车进城,就立马通知他。
叶曦本以为董氏最起码几天才会回来,且回来的时候应该会带着许多人,没想到这才一天多,她就回转来了,而且同去的时候一样,都是孤零零的一辆马车。
“有些奇怪啊?那董氏是没见着她哥哥吗?”叶曦托着腮问身旁的江弃。
“有可能,戚家军军纪严明,应该不会让军士们随意见外人。“江弃猜测道。
“亲人也不行吗?”叶曦对军队的纪律不是很了解,疑惑问道。
“肯定是不行的,你想啊,要是今日来一个人要探亲,明日又来一个人要探亲,那军营里不是乱套了,还怎么安心训练。”江弃笑回道。
叶曦了然地点点头,旋即就笑了,“那看来咱们可以暂且放心一段时日了。”
江弃也点头,说道:“其实我本也没太担心董氏,戚家军军纪严明,在军营里的军士不可能随意外出,所以就算她哥哥是百夫长,也不太可能直接对付咱们,我更担心的是守城的那些士兵,他们若是发现了你的不寻常,将消息送到了军营,戚家军上头的人怀疑你的身份,倒是有可能派人来查问。”
“估计那陈屯长是被我吓住了,也可能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上报呢。”叶曦有些侥幸地说道。
“也许吧,而且就算报上去了,戚家军那边也没那么快派人过来的,咱们先静观其变。”江弃又说道。
她们这一等,便又是等了五六日,不管是董氏那边,还是戚家军那边,都再没有任何动静。连叶曦让阿大去接手杜午的那间赌坊,董氏都没有出现。
关照似是以为叶曦一伙人真的扳倒了杜午夫妻,便也很是殷勤地帮着她们处理了一些赌坊转让上的琐事。
叶曦他们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的,在北境城拥有了一项产业。
到了五月底的时候,叶曦又另外开了一家杂货铺子,专门卖那些她们从海上带回来的货物。因为有着关照的宣传和照拂,生意也还算不错。
可就在五月的最后一日,北境城内发生了一件大事。
城门口贴上了一张大大的告示,告知城内众百姓,边关战事告急,戚家军准备临时征兵,凡在户籍,年龄满十五到四十岁者,都需被招募,有逃兵役或是拒不投军者,全家连坐,充为边关苦役。
此告示一出,全城哗然。北境城因为离北境关最近,再往北就是北燕国,燕国兵强马壮,时常在北境关外寻衅。所以,北境城这里的兵役也是极重的。许多人都去服兵役了,留在城内的男丁,本就没有多少。而如今这征兵告示一出,北境城内余下的男丁,恐怕就只有无知孩童和耄耋老者了。
城内百姓叫苦不迭,一些有夫有子的妇人,已是忍不住当街恸哭起来。而那些不想被征兵的男子,这会儿已是考虑着,该怎么逃避征兵,告示中也有说明,有功名的读书人和身体残缺者是不在征兵范围之内的,一些不想上前线送死的狠人,已经打算着该怎么给自己弄个意外致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