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阮家来了一位客人,据说是前太傅李昂之的夫人身边的贴身妈妈。
“赵妈妈定是来给小姐送帖子的!”去往前厅的路上,小环高兴的说,“每年的这个时候,李家总会办个赏荷宴,赵妈妈肯定是为了这事来的。”
还好之前找了个“失忆”的借口,托身边这个小丫头的福,阮素卿也了解到了原主的过去。
前太傅李昂之五年前上书乞骸骨,回到了自己的老家苏州。原本夫妇俩人不愿引人注目,十分低调,可不知是哪里走漏了风声,得到这个消息后,苏州城里的各家子弟纷纷来访,都想跟着李昂之做学问。
当时李家门前可谓是络绎不绝,可李昂之谁也没有见,几日后做出决定,要和夫人一起办个女子学堂,专门教授女子,原主之前就是在李家的女子学堂读书的。
李夫人当年也是名动京城的大家才女,尤其是点茶的功夫更是一绝。可惜她喜静,出嫁后更是专心相夫教子,深居简出,故沈琼樱之前也没怎么见过她。
没想到重生一次,竟和这位大才女有了师生之缘。
阮素卿带着小环来到前厅,一位衣着朴素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正和周氏说着话,见阮素卿过来,赶忙起身行了礼。
“听闻姑娘身子已经大好,老太太在家里总算是放了心 。”
周氏也笑着向阮素卿介绍:“素卿,这是赵妈妈,之前你病着的时候,和李老夫人过来探望过好几次。”说着,周氏又有些抱歉地向赵妈妈笑了笑,“这孩子身子才刚好,来日定要去拜见老夫人的。”
“无妨无妨。”赵妈妈摆了摆手,她刚刚从周氏那里得知阮素卿“失忆”的事,看着阮素卿的目光里尽是慈爱,“只要姑娘无碍,老太太哪里会在乎这些虚礼?”
阮素卿有些拘谨地笑了笑,任凭赵妈妈拉着自己的手嘘寒问暖。
周氏看出了阮素卿的不安,在一旁笑着打着圆场,三人聊得也算是宾主尽欢。
果然,赵妈妈这次是奉了李夫人的命来送请柬的。原主的父亲阮屿是个文人,酷爱字画,且写得一手好字。李昂之回到苏州后与阮屿相识,两人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交,阮李两家关系也因此很不错。
阮家出事后,李家也是十分伤心,去年便因此没有举办赏荷宴,有风声传出,李昂之痛失知己,要停办三年。之前也没有说今年要办,现在突然下帖子......
“李夫人也是在帮你。”送走赵妈妈后,周氏语重心长地说。
前些日子的“滴骨认亲”闹得沸沸扬扬,虽说对阮素卿的名声没有大碍,可女儿家被人议论终究是不好。李老夫人这么做,也是在帮她正名。
“素卿明白。”阮素卿点了点头。
回到房间,小环叽叽喳喳地围在阮素卿身边,商量着赏荷宴的事情,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家主子的沉默。
“......林公子肯定也是要去的!”阮素卿刚刚回过神便听到小环兴奋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