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深秋时节,越往北走气温越低,他们到距离辽东城最近的一个驿站的时候,灰蒙的天空中竟然落下纷纷扬扬的雪花。
看天色还不算晚,从这边的驿站去辽东只需要半天的时间,许栀便建议继续前行。
陈兆枳自然没有意见的,简单的用过饭之后,就带着人继续往辽东城去。
他们紧赶慢赶,到辽东城的时候,也已经暮色四合。这时候天暗得早,他们远远的就能看到辽东城中点起的灯笼。
辽东城是大梁东北最大的城池,附近很多游牧民族也会来这里交换各种物资,城里很是繁华热闹,所以晚上宵禁的时间也比较晚。
许荛跟陈兆慈早已经把后院整理出来,每日都派人去城外的驿站守着,只要接到许栀一行人,就会有人快马回城给他们报信。
府中派出来的人看到家中姑娘和亲家舅老爷,赶紧迎上来带他们前往许家暂住的宅子。
许荛、陈兆慈、许棣、陈玉园和已经恢复的很好的青青接到消息后,就都到二门处等着。
看到许栀从马车上下来,陈兆慈立刻快步上前,将许栀抱在怀里,眼里都忍不住盈出泪来。
一阵心酸过后,许栀先给许荛陈兆慈行了礼,才拉着陈兆慈的手,轻声哄道:“娘亲,看您,我这不是来了吗,您这样倒是让女儿心里不好受。”
陈兆慈赶紧拿帕子拭了拭眼里的泪:“娘亲就是太高兴了,咱们小九都离家半年多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许栀简单梳洗了之后,就被陈兆慈拉着到后院吃饭。
许柏、陈玉园跟着许荛在前厅陪陈兆枳,陈兆慈带着青青在后院陪许栀。
陈兆慈都顾不得自己吃,一会给许栀舀汤,一会帮许栀夹她爱吃的菜,从坐下来就忙个不停。
许栀不好意思的说:“娘亲,这样会让青青笑话我的。”
青青的身世陈兆慈早已经给许棣和许栀写信说明白了,所以许栀一看到陈兆慈身边的小姑娘,就认出那是信中说的青青了。
刚下车的时候太匆忙,这时候许栀才有空打量青青。
经过这些时间的修养,青青身上的伤已经好了。陈兆慈还给她下了几个药方,都是调理身体的,吃的好,还有好药材调理,青青不仅身体好了很多,脸上也多了一些肉,笑起来的时候嘴边还有两个浅浅的梨涡,看起来更加惹人怜爱。
陈兆慈手里的动作不停,对许栀说:“青青才不会笑话你呢,青青最近在吃一个药方子,要忌口的东西比较多,我给你的这些都是青青不能吃的,你赶紧吃你的就是。”
许栀跟陈兆慈这样撒娇,就是害怕陈兆慈对她太热情了,让青青看了心里难过。
听陈兆慈这么一说,许栀便放下心。
一路上吃的都比较简单,现在回到家里,不仅有热汤热饭,家里人还做了她最喜欢的饭菜。许栀现在还是长身体的时候,路上体力消耗比较大,所以吃起东西就比平时粗犷了些。
陈兆慈一直给她夹菜,没有再说话。她心里矛盾得很,孩子有出息,他们做父母的心里是高兴,但是一想到孩子付出的努力、吃过的苦,心里又很难过。
吃过饭,许栀用手轻轻的揉了揉肚子。
陈兆慈知道许栀吃过了,赶紧泡一壶健脾开胃的花果茶给她。
见青青要回自己的房间,许栀赶紧喊住她:“青青妹妹,姐姐给你带了礼物过来,今日天色已晚,就不再去叨扰了,待明日姐姐把行李都规整出来了,就给妹妹送过去。”
青青没想到远道而来的姐姐还会给她带礼物,她受宠若惊,赶紧道谢。
她听几位白字辈的姐姐说起过,许家三个孩子,最受宠的就是这位早早出嫁的姑娘了。别看七少爷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要论受宠的程度,跟这位姑娘还真是没法比。
寄人篱下,就算主人家对她很照顾,她心里还是有些不自在和自卑的。听到许栀说专门大老远的给她带礼物过来,她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许栀看青青惊喜的样子,又笑着道:“不仅姐姐给你带了礼物,大哥和大嫂也让我给你捎了两份礼物过来呢。”
陈兆慈在一旁点了点头:“正该这样,日后你们就是兄弟姊妹了,要相互扶持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