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赶紧迎上前,赔笑着应付,“几位客官,你们要吃点什么?”
那坐在桌子旁边的少爷没有说话。
说话的是少爷的贴身侍从,“来一碗你们的招牌。”
“一碗?”面摊老板见那么多人还以为能够大赚一笔呢。
“对,就一碗,做出来盛到这个碗里。”贴身侍从指了指桌上他们自己带来的碗。
面摊老板应了。
很快,一碗面盛出来,面摊老板小心翼翼地放到少爷的面前,“客官,慢用。”
那少爷拿起筷子,开始吃饭。
几个家丁立在他身后,一人给他倒水,一人给他擦汗,一人拿扇子扇着热气,还有一人在给他捏腿。
这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不止面摊的客人们不住地偷偷往这边瞥,就连旁边卖胡辣汤摊子的客人也纷纷投来视线,窃窃私语。
有人说,“有钱人真好,你看他穿的,那一件衣服就能抵上我家全部家产。”
“他手上那一串小叶紫檀的佛珠,我在当铺里见过,好像要上百两银子呢。”
“吃个饭都得四个人伺候。”
总之,众人对这几人的印象,可谓是非常深厚了。
这时,憋了许久的少爷终于开口了。
他声音尚有些青涩,“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这面的味道果然不错,也算是不枉此行。”
“能得少爷您的喜欢,是这面的荣幸。”贴身侍从立刻说道。
众人:不愧是大户人家的少爷,说话都文绉绉的。
少爷想起什么,问道,“瑾瑜,我叫你给师兄家里人准备的礼品,可备好了?”
众人:瑾瑜?连个下人的名字都这么好听,不像乡下人,不是狗蛋就是铁蛋。
“少爷放心,都在这里,”叫瑾瑜的贴身侍从指了指马车上的木箱子,抱怨道,“少爷就是好性子,要我,我可不答应,老爷可是天启八年的进士,济源书院的院长,竟然要收那个穷小子为弟子?就算老爷和县太爷是同窗,也不能这么草率啊?”
众人:济源书院?就是县城最出名的官学?听说即便考中秀才也不一定能进济源书院,进去之后,有三成概率能中举,剩余几成即便不能中,但凭着偌大的同窗师生等关系网,也能找到好营生。
谁这么好运,竟然能被济源书院的院子收为弟子?!
三成,已经算是不差了。
远志书院二十多年来,出的秀才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少爷斥道,“休得胡言,谢师兄天资聪颖,出类拔萃,博古通今,日后待我爹悉心教导一番,成就定然不俗。”
众人:真有这样的人?
“可……可他不是被人状告逼奸良家女子吗?”
众人:逼……逼奸良家女子?姓谢?不会吧?不会是谢锦朝吧?他不是倒数第一吗?
少爷说,“这你放心,郑伯父已经见过谢师兄的家人,弄清楚缘由,不过是那谢家大房嫉妒谢二……谢师兄才华,故意叫夫子打压,学生欺凌,还设计诬陷于他。”
众人:???
“原来是这样。”叫瑾瑜的贴身侍从恍然大悟的样子,“那谢家大房也太过分了。”
少爷应着,站起身,“好了,我们走吧,第一次拜访谢师兄的家人,还是不要耽搁了时间才好。”
家丁们把桌子收拾好,桌横木按上,银子放桌上,簇拥着少爷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