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人搀着虞城南走到一边,用帕子沾了沾泪水张口:
“老爷,别误了吉时。”
芍药擦拭干净脸上的泪痕,整理好衣物便站回到花轿一侧。
眼神不舍的望了眼不远处的府邸,那是以前她与爹爹阿娘住过的地方。
她又看向了一边的小巷,阳光刚好撒在那个巷口的墙壁上,她瞬间晃神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阳光下朝微笑的少年。
她想着就要离开这里了,不管那人来与不来,总要给他留下点东西吧,像他那样不声不响的突然消失掉总是不好的。
芍药趁着大家不注意,还有些时间。快步朝那个巷口走了快去,来到那晚与他相遇的巷子前。
她抬手拔下头上的发簪,快速的在墙壁上刻下一行字,最后在末尾处草草的画了朵牡丹花。
“我去了太子府,莫要担心。”姜辛不知何时跟了过来,将那行字大声的读了出来。
用戏谑的眼神看着她继续开口:
“哟,下面还有朵牡丹花呢。你这是在给那位送花灯的公子留言?”
芍药没有在意她的阴阳怪气,将发簪戴回头上,望着那排字迹唇瓣微张:
“嗯,我怕他来寻我。”
她本不想让小乞丐知道自己去往太子府的,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如实告知,她怕小乞丐万一过得不好,让他知道自己在哪里,日后有困难也能去找她寻求帮助。
“你与那位公子到底是何关系,怎么认识的,他是什么人,你为何喊他小乞丐?”
姜辛那晚虽然说偷听到了他们全部的对话,但始终是一头雾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面对姜辛一连串的发问,芍药不知该从何说起,这事要是讲起来得说到什么时候。
“改日有时间我再说与你听,咱们快些回去,等下迎亲队伍要是走了可就麻烦了。”
姜辛听罢赶紧回头看了眼花轿,看轿子还在放心许多,缓缓说道:
“那你不许忘了阿。”
“不会忘,快些走了。”
芍药话音还未落下人就已经走出了好远。
“哎,你等等我啊。”姜辛说着急忙跟了上去。
两人分别站在花桥两侧,刚刚站定身形就听见一个浑厚的嗓音响起中气十足:
“吉时到——”
“花轿起——”
“鸣炮奏乐——”
迎亲队伍声势浩荡吹吹打打好不热闹,鞭炮声此起彼伏,太子殿下骑着宝马走在前面,八抬大轿紧随其后,队伍的最后面是将军府准备的整整一百二十八抬的嫁妆。
在前面打头的迎亲队伍,前脚已经进了太子府内,走在队伍末端的一百二十八抬嫁妆才刚刚全部出府,说是十里红妆真是一点都不为过。
京都百姓听闻今日太子将要迎娶将军府大小姐过门,早早就来到了长安街道两边等候,争先恐后的想要一睹清月国储君的风采。
都想看看未来储君和受人爱戴的将军府联姻,到底会是什么样的场景,什么样的盛况。
百姓早就听说虞小姐嫁过去只是个太子侧妃,以为再怎样也不会太过奢华,没成想太子殿下一切的迎娶规格,全是按照正室的礼仪操办。
将军府给虞卿卿备下的那一百二十八抬的嫁妆更是让围观的人们咂舌,纷纷赞叹太子殿下对虞大小姐的重视,感叹虞城南对虞卿卿的疼爱。
花轿在太子府门前停下,芍药扶着虞卿卿下了轿子。
在掌事嬷嬷的引导下跨过炭盆,来到了正厅。
正厅的主位上坐着一位雍容华贵的女子,眉眼盈盈,举手投足之间尽是风情万种。她身穿流彩暗花锦云宫装,三千青丝绾成高高的飞天髻,发髻上的珠钗发簪一看就不是寻常物件儿。
掌事嬷嬷走到向她的跟前福身行礼,毕恭毕敬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