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皇上神色凝重地望着自己面前的墨晔和其他几位在朝堂之上比较有话语权的大臣。
“朕这一次召你们前来是有要事和你们商量。”
皇上淡淡开口,目光落在了自己面前的墨晔身上。
他又将书桌上那个被他国信使千里加急送来的信封递给了墨晔。
“各位爱卿,不妨好好看一看。如今邻国战乱,邻国的君王想要求我们出手相助,各位大人怎么看待这件事情,这忙究竟帮还是不帮?”
那些大人听闻此番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忽然,有一位年长的大臣站了出来,那大臣摸着自己的胡子,语重心长地说道:“陛下,我国好不容易有了这安定强盛的日子,又何必淌他国这趟浑水,我们若是帮忙的话,岂不就是引火烧身?”
皇上低了脑袋,心中在默默思考着,不知究竟该如何。
有的大臣同意那位年长大臣所说的话,可墨晔却不赞成,皱了皱眉头,直接挺身站了出来。
“臣有话要说,唇亡齿寒的道理想必各位大臣在当年读书时都曾听说过。”
墨晔摆了摆自己的衣袖,缓缓解释道:“这邻国与我国领土接壤,若是敌国将邻国打败,谁知道对方下一个目标是不是我国?现如今有邻国间隔那还好说,若是邻国没了,谁知道他们会不会与我们国家发生战争呢?”
他这番语重心长的话倒是惹得一些大臣开始思考,眼前的局势让他们只注重眼下的安逸,却忘记了唇亡齿寒的这个道理。
可这些大臣当中总有一个不安好心的。
申大人开口嘲笑道:“摄政王何必如此自危呢。”
他恭敬地朝皇上行礼,笑着说道:“陛下,微臣认为现如今正是我国养精蓄锐的好时机。这邻国与他国交战,自然是让我国有更好的机会去发展。况且,我国与邻国并不友好,就算是领土接壤,他国也不可能来犯。我们和那个国家又没有矛盾,怎么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呢?”
听着申大人的话,墨晔的脸色越发冷了起来,没有想到这人如此胡说八道。
有些大臣本就不想出兵,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听到申大人的话自然是乐得其见,纷纷点头。
“你未免也把事情想得太过于简单了吧。”
墨晔平日里早看这姓申的不顺眼了,平日里做个手脚,他倒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如今关系到国家安全。
可这家伙居然还是不知悔改,反倒是自顾自地唱着反调,这叫谁能够受得了。
那些大臣不禁开口。
他们小声地议论究竟要不要出兵帮助邻国,有人选择支持,而有的人却选择袖手旁观。
一瞬间,这整个御书房内就充满了浓浓的火药味。
申大人很是挑衅地看了墨晔一眼,而墨晔却连一个白眼都不想给他。
墨晔与申大人之间的矛盾快要一触即发。
见这两派僵持不定,皇上看了他们一眼,只觉得自己脑袋隐隐作痛。
眼下的局势不是自己想要的,而且讨论这么长时间,到现在居然连一个结果都没有,两派却都快要打起来了,他可不愿意在这御书房里传出来大臣因为意见不合而打架的事情。
这要是传出去,这得多么丢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