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今年庄子里都收了多少红薯了?”李青青这段时间因为月份越发的大,就没有看庄子上送来的账本,都是牧延与王嬷嬷在处理。
“这送来的不到十分之一,地里还有将近十亩的红薯是还没挖出来的。”
“还有那么多!”李青青也是震惊,这不知不觉的到底是种了多少红薯。
“是的,夫人发话只要闲着的地都可以种上一些红薯,哪怕不挖出来,这红薯苗子也可以收割了喂猪,于是村里的孩子还有妇人闲着的时候就拿些苗子四处栽种,积少成多。”从前在京里她们打理的都是些贵重物品,如今到了李青青手下,倒是管得更多的是庄子的产成。
“光这么放着可不成,挖地窖的话又太过麻烦了,而且西门关并不适合挖地窖,得像个办法处理这些红薯。”
李青青将手里的清单放了下来,清单上的东西除了给自己准备的那三车复杂一些,其他的就简单多了,直接拉去专门放粮食的地方放着就好,不用搬进府里。
“晒红薯干麻烦,而且吃多了还是烧心,对了,可以做成红薯粉,这样既可以做成点心,还能直接做成粉条,好保存,又能当主食,随便放点菜熬一锅就能吃得饱饱的了。”
李青青就差给自己脑袋一下了,这个主意自己之前都想到过,可是时节不对,然后自己手里没有材料,后来有了,但是养猪喂猪用上了不说,自己也忙得晕头转向的,早就将这点子给丢犄角旮旯去了。
“写信给张嬷嬷,让人将红薯都洗干净捣碎,弄成浆,冲水过滤出粉浆后将粉浆沉淀出来,不行,去拿纸笔来,我亲自写。”
说到一半,李青青才想起还是自己写着清楚一些,具体怎么弄,庄子里多的是红薯,做废了也不过是给猪添个口粮,成了那就不一样了。
“夫人不用着急,这东西跑不了,您身体重要。”王嬷嬷见状连忙给一旁的丫鬟递颜色。
“嬷嬷说得对,我这也是快生了,所以总担心事情安排不妥当。”李青青深呼吸了一下,感觉肚里的胎动没那么厉害了,这才松口气。
也许是有些产前焦虑了,府中的大小事情其实完全不用李青青操心,每日里郑国公府的两位夫人也来陪李青青说话,牧延也一直小意的照顾着,只要是不忙就会在身边。
可是就是不知为何越是快生了,人前都还好,人后了,李青青就总是忍不住焦虑,大棚已经建好,土地也都整理好了,这几天就可以下种了,天还没到需要烧火龙的时候,不过也快了,可是李青青总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