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爱卿别拘谨,这蔬菜得趁热吃才好,这些都是从北江府送来的,出自镇西将军夫人的庄子,明日里京中便也能买到了,也是京中百姓有口福了。”
皇帝举筷,一旁的皇后亲自给皇帝布菜,然后也给自己夹了一筷子,下边的臣子夫人才敢动筷,不过皇帝的话众人却是记在了心中。
御厨的手艺本就好,加上这样新鲜的菜,帝后二人自动筷之后便没有管下边的人,和乐融融的吃着桌面上的菜肴,下边的臣子夫人们也自在的吃了许多,比起以往的宫宴,今天的宫宴可以说深受大家喜爱。
果然,第二天一早,御天街上一家铺子点响了炮竹,铺面很宽敞,架子上摆满了新鲜的蔬菜,还沾着水珠子,有小厮丫鬟专门在一旁伺候,店铺并未挂牌,但是能在京城混的,也都知道这铺子是郑国公府的,自然无人上前捣乱。
早早打听好消息的府邸都让管事一早去候着了,深怕去晚了菜没了,而且门上挂着规矩,不送货,菜品限量,先到先得,领了牌子便可以挑选菜品了。
要得少的,伺候的丫鬟小厮会提着篮子亲自从货架上取菜,要得多的,可以让丫鬟小厮记下,然后当场装好帮搬上车,篮子是铺子供应的,交了押金,下次再来的时候将篮子拿回来就可以取走押金了,当然也可以自带菜篮子。
才过除夕宴,就又收到了郑国公来的信,而且还是喜事,皇帝高兴得很,宣了大儒前来,准备让大儒帮忙挑选名字,这也是郑国公来信的原因之一,想了好几个月,翻了不少书,可是就是没挑选到合适的名字。
宫中除夕宴和乐融融,北江府这边也同样热闹不已,有那么多的瓜果蔬菜,几个厨娘大展身手,还专门弄了锅子,郑国公发话,直接将饭摆在了牧延的主院花厅里。
李青青坐着月子,不过恢复得好,完全能够下床走动,但是郑国公等人怕李青青出来花厅被风吹着了,让人弄了饭菜进去给李青青,孩子被从偏厅抱了出来,几人抱了抱孩子,这才心满意足的将孩子放回了偏厅的小床里。
郑国公等人在外边吃着,李青青在里面也摆了小锅,虽不能吃带盐的东西,但是厨娘也费尽了心思,熬了高汤烹煮了十几道菜品,因为是除夕,讲究年年有余,所以菜是越多越好。
听着外边的热闹,李青青在屋里也觉得高兴,没有请外人来助兴,郑国公吃饭喝了点酒就开始将着战场的故事,时不时的牧延也讨论一两句。
两位夫人陪着吃了一会,想着屋里就李青青一人吃,索性丢下两个男人,让丫鬟端了些菜进去,然后两人陪着李青青一块吃,偶尔闲聊,孩子醒了,李青青喂了一会,孩子吃饱也就不闹了,嬷嬷给换了尿片子没一会就又睡了去。
“宝宝真是让人省心,青青只管好好养好身体,到时候再给宝宝添些弟弟妹妹,孩子咱们帮你带着。”才两天,孩子的变化就已经很大了,除非饿了拉了,一般都不哭闹,吃饱了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