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逐利,这捐款不单能够争取到让家族成为皇商的可能,还能让家族中出一人考取仕途,有了他们钱财的支撑,只要挑选族中天资聪慧的进行好好教育,那么整个家族的地位便能够提高。
所谓士农工商,商人最莫等,别看有钱,但是从商之后家中男儿便不能走仕途,所以很多人家为了让男儿考取功名,根本不敢做生意,一直过得苦巴巴的,有钱的人家那也是将所有的一切挂在自己夫人名下,充当女子嫁妆。
外边的一切就好像与李青青无关一般,六月下旬,募捐治水修渠一事便完全敲定了下来,不仅钱到位了,甚至有的地方连人手都不需要朝廷安排,商人全都包揽在了身上,只等弄好后朝廷去查收便成。
等到西瓜香瓜进入了平价的阶段,李青青这边庄子的蜜瓜就上市了,而让李青青高兴的不是蜜瓜上市这件事,而是自己的大棚里真的种出了蘑菇,古人凭借着自己写的方法然后自己琢磨着种了出来。
这送来的虽然只是一小筐,但是慢慢发展下去就不一样了,现在收集到的是百姓最常食用的蘑菇,安全性高,管事的也附了信件,正在努力收集菌种,争取多种几个品种。
蘑菇这东西价格便宜的时候可以晒干了等冬天卖,或者运去远方卖,有了大棚,到了冬天也能有新鲜蘑菇,那价格就完全不一样了。
李青青不能亲自去看,又写了一些注意事项,然后写了鼓励的话,让人准备了些赏赐用的东西一并送去了北江府。
一筐子的蘑菇就三个品种,最常见的香菇平菇还有木耳,木耳是李青青特意写的,比起其他的蘑菇菌种不好弄,这木耳只要将附着着的木头搬回去就能直接作为菌种用,还能省下一道培养的过程。
这木耳李青青让人拿去晒干了,其他两样送去厨房,也算是吃新鲜菜了,毕竟这样的山货在现在虽然也有卖,但是动作晚了还是不容易抢到。
七月份的北方并不忙,但是南方却进入了双抢,粮食大面积的丰收,尤其是用了牧家庄子出的粮种的地方,顺城府再一次出名,他们用的都是自己留的粮种,不过是经过了牧家种子铺帮忙处理,产量不比直接用牧家庄子的粮种差。
别人不太清楚,收到喜报的皇帝却清清楚楚的知道,虽然顺城府用的不是直接从牧家庄子买的粮种,确实李青青最先开始培育好了的种子慢慢覆盖出来的,相当于其实都是李青青改良过的。
而那些用的朝廷发放的粮种种出来的粮食产量低了足足两成多,同样的种植方法,这低的两成都还是老百姓用心伺候出来的,哪里有牧家粮种种出来的好打理。
李青青就像功成身退了一般,一直屈居在京都郊外的庄子里守着玉米,时不时的倒腾一下自己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