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管仲秋还是有天赋的,只是以前接触的太少,桂先生见状每日多加了一个时辰的功课,七日后留下了几道题便离开了。
有了名师指导,管仲秋自己也努力,对于秋闱虽不敢说十拿九稳,但是却也信心满满,郑国公府也算是挺看重管仲秋的,毕竟算下来还是世子妃手下的人。
别看没有什么实质的契书一类,但是既然愿意住进郑国公府,便也是挂上了勾,所以这秋闱备考之物府里也是帮忙准备得好好的。
管仲秋本身也不是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傻书生,看到郑国公府给准备的东西感激不已,这些东西均不违制,可以带入考场,里面有不少的细粮与肉干豆干一类的东西,还派了专人来指点了管仲秋如何使用。
如今入了秋,白日里热,早晚温差却是很大,半夜里还是冷的,给准备的东西除了一件可当被子的大袄子,还有生姜与红糖。
接连九天的考试,中间倒是抬出了二十多个人,让守在外边的人可惜不已,不过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每三年都能看到,今年还算好的了。
第九天一早,天还未亮考场前边堆积满了人与马车,到了午时,考院的大门缓缓的打开了,最先出来的几乎都是用担架抬着的,看来状态十分的不好,不过却也坚持到了最后。
抬完了人,后边陆陆续续的相互搀扶的有,能独自走出来的也有,眼尖的看到了自己要接的人连忙上前将人搀扶走。
只要能从考场里出来的都不担心没有人接,就是那住客栈的,在考生进入考场之前都是安排了车亲自送人来,然后等考完了,也是要将人再接回客栈,直到成绩出来。
李家大房就是在秋闱结束后的两天到了京都,而关于李家大房闹出来的事情却比李家人要早了八天送到郑国公府大夫人手里。
看到信件上写的一桩桩一件件,尤其那命案,大夫人恨不得直接让人去将李家大房的人给解决了,不过得知李家大房的人早就离开,应该是前往京都。
不过京里并没有听到什么消息,也没什么人找到府上,大夫人便猜测人应该是路上遇到了什么意外,于是派了人专门守在城门口,同时派人去了一趟顺天府,将信件交给了顺天府伊。
顺天府伊得知郑国公府大夫人到来很是惊讶,不过还是快速的换了衣裳前去迎接。
“这事情就劳烦顺天府伊按照正常律法办理了,我们郑国公府的世子妃从出嫁便算是郑国公府的人,都是早已分家又出嫁了的女子,有些人就喜欢乱攀扯,对了,这案子大人也上点心,好像还与那越国有点关系。”
大夫人将下边人收集到的消息一并给了顺天府伊,随后便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