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弘光在当晚从妻子的口中知道女儿有一份打算时。他的态度还是一如往常, 他是支持儿女有自己的想法。司徒弘光说道:“滢儿有自己的打算,咱们做爹娘的自然是成全她。往后司徒家想帮衬上滢儿也难。如今能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情,我和绵绵你的想法一样,都会同意孩子的一些想法。”
“那成, 四郎你既然同意了。外头的事情自然由着你来安排更为妥当。”杜绵绵觉得以司徒弘光的身份, 好歹是皇帝赐婚, 那是宁王世子司马睦的岳父。这一个身份, 皇家认证。
司徒弘光去接触一下宁王世子司马睦, 甭管这一位心头如何想, 面上一定是给一些体面的。不是给司徒宅, 而是赐婚的乾元帝瞧着。
“成。”司徒弘光一口应下事情来。
司徒弘光在光禄寺当差。他想见宁王世子司马睦倒也不容易。不过,请人带一个口信倒是容易的。
于是宁王世子司马睦就是得着下头的禀话, 知道他的未来岳父想见一见他。对此司马睦没拒绝。倒底司马睦对于未来的岳家也有一些了解。
想着司徒家的情况时,宁王世子司马睦的目光是望着东宫的方向良久。宁王世子司马睦已经知道一些消息。
在他的婚事赐下来前,堂兄皇太孙司马瞻是关心过他的婚事。只是这一位堂兄关心后的结果,就是他的婚事一落千丈。比着前头成亲的诸皇孙,搁到宁王世子司马睦这儿时,那可谓是直线跌到差一点没底线。
宁王府的世子妃, 娘家的亲爹是一个从六品的小官。这是赐婚前, 宁王世子司马睦的岳丈情况。还是赐婚后, 才是升官至五品。
宁王世子司马睦又不傻,他知道东宫的皇太孙这一位堂兄不一定针对他。更可能还是针对的宁藩的父王。
“去告知司徒大人, 我后日得闲, 会到聊斋书铺。”宁王世子司马睦回一话。他身边的小伴当赶紧的应下话。
光禄寺当差的司徒弘光得着宁王世子司马睦的回复后。他一回家中,就把消息告知女儿和妻子。
司徒滢滢拿着自己准备好的书信, 她请求父亲把书信交给宁王世子。她想等一封回信。
司徒弘光答应女儿的一点子请求。这不过一桩小事。
于是, 第三日, 在司徒家的聊斋书铺,司徒弘光今个儿专门请一回假。他在此恭候自己未来的大女婿。
“公子,您二楼的雅间请。”在宁王世子司马睦一到聊斋书铺时,店小二恭敬的给他引路。
“你认识我?”宁王世子司马睦是问一话。
“小的不知道公子的贵人身份。”店小二恭敬的回一话。
“小的只是听从上头的吩咐。”店小二指一指二楼的方向。宁王世子司马睦一抬头,然后,他瞧见二楼的雅间处,一个有一点熟悉的人影。宁王世子司马睦赶紧的拱手一礼,他识出是谁。那是他未来的岳丈司徒弘光。
“还请引路。”宁王世子司马睦挺是和善的说一话。
“公子,您请。”店小二很客气。
宁王世子司马睦带着随从往二楼去,在踏过楼梯,一直进入二楼的雅间后。宁王世子司马睦是简单的打量一下屋中情况。
有一些小别致的雅趣。此时,屋中的司徒弘光正煮茶。
“还请小饮一杯。”司徒弘光一举盏。他是笑着提一话。宁王世子司马睦当然不会拒绝。他是挥手让随从退到屋外。
店小二也得着司徒弘光的话,也是退出去。屋中就剩下岳父与女婿二人。
司徒弘光煮的茶,宁王世子司马睦小饮一回后,他是夸一回话。
“若得雅趣,能在雪日的小亭里饮这般一盏茶,端是人生趣事。”宁王世子司马睦笑道:“大人好茶艺。”
“世子谬赞了。”司徒弘光小饮一回茶后。他搁下杯盏时,才是这般回一话。
“今日请世子前来,也是有一桩事情担搁世子一回时间。”司徒弘光此时开门见山的说话。他拿出一封信递给宁王世子司马睦。司马睦接过来,司徒弘光见对方打开信仔细看起来。司徒弘光不打扰,他是继续品着茶。
司马睦看完信后,他抬头,他说道:“大姑娘一份美意,只是我得拒绝一回。”
“还请大人原谅,如今未曾迎娶大姑娘入门,怎可拿司徒家的家业来喂饱我一介小子。”宁王世子司马睦还是彼有原则的拒绝了。
对于女儿的信中说什么。司徒弘光是知道的。他还清楚自己的女儿的用意,这一封信中说什么,司徒弘光也是全知道。
司马滢滢把养珠一事提出来,更详细说明其中的重大利益。司徒家愿意全盘交给宁王世子司马睦来安排。也由着宁王世子司马睦来分配收益。
如果宁王世子司马睦收下了,那么司徒家的人就会知道,在重大的利益面前,这一位宁王世子司马睦未必是一个可靠的人。
如果对方没拒绝,要么是对方的人品够好,真的不图岳家的钱财。要么就是装的够深沉,打的主意自然是司马滢滢过门后,这一切还是宁王世子司马睦得享的一份利益。毕竟司徒家的意思说明白,司徒家不会再沾手养珠的事宜。
“我家大女一介未出嫁的闺阁女子,如今忙碌于学礼仪,操持嫁妆一事。信上这一桩事宜利益颇丰,我家大女与世子将来结为连理。如今由着世子操持一二,也是理所应当。”司徒弘光再是表明司徒家的态度。
“既然是大姑娘的嫁妆,将来由大姑娘安排下头人办妥当便是。”宁王世子司马睦笑着回道:“女儿家的嫁妆,全是脂粉钱。我虽不才,还不至于贪婪至此。大人,你不必再打趣我。”
宁王世子司马睦的态度很明白。他现在不会插手。至于往后,还是由司徒滢滢安排人手去管辖。
“既然世子如此讲,自然听从世子的意思。这一份嫁妆司徒家已经做出决断,待我家大女出嫁后,全是她的陪嫁。”司徒弘光再一次保证一话。
“只盼着世子将来垂怜我家大女一二分真心。我家大女贞静贤淑,端是一位良善女子。”司徒弘光的眼中,自家的女儿自然哪处都好。
“皇祖父赐婚,大姑娘将来会是我的嫡妻。大人不必担忧,夫妻一体,同心同德,我自当敬重大姑娘这一位贤妻。”宁王世子司马睦是回话道。
二人的话中各有表达。司徒弘光表达是自然是司徒家拿出祖传的养珠方子,一心一意求一个宁王世子待司徒家的女儿是给一点尊敬。
宁王世子对于皇帝赐婚,自然是依着规距的给出敬重。前题便是司徒家的大姑娘得是一位贤妻。
一个贤字,就是皇家的要求,就是宁王世子司马睦的要求。
彼此双方都听懂对方的需求。这时候屋中的气氛不错。
当天,回到家中的司徒弘光把消息与妻子一讲。杜绵绵是说道:“四郎,你瞧着这是一桩良缘。我瞧着你颇是看好宁王府的世子爷。”
“这一位世子尚是一位良婿。”司徒弘光认真的回一话。他道:“其禀性好,性子敦厚。将来滢儿嫁给宁王世子,若是滢儿与夫君好好经营一番,自然会得一份良缘。”
杜绵绵瞧着丈夫确实是对这一个女婿颇看好。杜绵绵的心中,还是有一些担忧的。她说道:“皇家的门第太高,皇孙宗子的后宅里,也未必得多少清静。”
杜绵绵没说的便是京都的皇孙,一旦成婚后,多数人的后宅里可是妻妾成堆。至于到宁王世子司马睦这儿,能有例外吗?杜绵绵不敢想。
主要是司徒家的家世背景摆这儿,哪怕杜绵绵的眼中,自家的闺女是千好万好。可在外人眼中,司徒家的长女被配婚为宁王世子妃,司徒家是高攀了。这是世人眼中的面貌。
如此的情况下,司徒滢滢一旦嫁进皇孙宗子的后宅,她就不能占一个妒字。贤妻,这二字从宁王世子司马睦的口中讲出来。
杜绵绵听一听,她牙酸。没奈何,这一个时代对于嫡妻的要求就是一个贤字。
不管杜绵绵心头多少想法。最后,她还是把从丈夫这儿得到的消息,再是亲自与女儿司徒滢滢讲一讲。
打从宫里的嬷嬷与宫人来司徒家后。司徒家的后宅住着的全是女眷。司徒家能去的人,如今就是司徒家的女眷与丫鬟。
司徒家的男丁,现在也得避闲。谁让宫里的嬷嬷瞧着呢。
司徒家的二进院落,后宅,东厢房。
杜绵绵与女儿讲过今日司徒弘光与宁王世子司马睦的见面一事。
“娘,听爹讲过世子的态度,瞧其颇是姿态超然。娘,您不必担忧女儿。女儿拿捏得住自己的身份,往后也会努力过好自己的日子。”司徒滢滢听亲娘讲完话后,她是安慰一回。
“我哪能真安心。”杜绵绵摇摇头。
“到底你嫁给宁王世子后,皇孙宗子的身份太高,一旦你受委屈,娘家想帮衬你出头都不能。”娘家能给女儿的帮衬太少。在权势面前,谁都得低头。杜绵绵自然也有同样一份的担忧。
“娘,家中已经给女儿的支持太多了。养珠这一份产业,爹娘全舍了给女儿。女儿嫁给世子后,这何尝不是女儿的一份底气。再则爹也讲,世子是一个敦厚的性情中人。想是不会瞧着女儿出身小官之家,就是心生不满情绪。女儿倒是从世子的态度里,还是瞧出世子颇是和善之人。”司徒滢滢哪可能真联想这些。
司徒滢滢只是觉得宁王世子应该是一个有坚持的人。这等人就会有底线。
她与他的婚事,是皇帝所赐。谁都是听命之人。宁王世子乐意见一回亲爹,态度是友善的。那么就说明她成婚后,也有机会经营一下她的姻缘。
一切不过是事在人为。司徒滢滢不害怕,她有法子有真心去换真心。这一份真心,就是经营好宁王世子司马睦的要求,他要一个贤妻,她便是做一个贤妻。
“你能这般想,也好。”杜绵绵瞧着女儿的神色间,全然是一派镇定自若。她当然不会打击女儿的自信心。
“嫁给皇孙宗子,自然是别人眼中的良缘。只是滢儿,你是司徒家的大女。娘盼的是你一辈子记着一句话,人先爱自己,而后再爱别人。把自己搁在前面,一定切记。”杜绵绵握紧女儿的手,她说道。
“娘,您是不是想说,女儿嫁的皇孙宗子,自当是端持一颗正心,行得光明大道。世子待女儿好,女儿待世子好。若是后宅再添美妾,女儿做一位贤妻便成。不必掬泥于情情爱爱的小事情上。管家权拿捏好,守好属于女儿亲生的嫡子嫡女的利益即可。旁的时候可当一个闲情逸致好,理事管家就是不争风吃醋的主母。”司徒滢滢眼眸中有笑意。她说的淡然,语气里是真的浑不在意的样子。
“你如今说的洒脱,真是遇上时,没哪一个女子真会舍得与人分享自己的枕边人。”杜绵绵小声的说一回话。
“皇家的事情,女儿能做的,女儿随心意。女儿做不得主的,女儿随皇家的规距办事。娘,不必担忧我,我有自己喜好的雅趣,自不会沉溺于做出陨害自己利益的事情。”对于一个掌过管家权,那是知道钱财重要的姑娘而言。司徒滢滢自然盼一份真心,她也有一份真心。
可同样的,她还是一个知道进退的姑娘。
知不可为时,她不会强求。
母女二人再谈一些话。最后,司徒滢滢已经有打算了。待得她出嫁后,养珠事宜再是拿来练练手,挣得钱财后,她心有打算。到时候一份补贴于家用,一份填自己的嫁妆库房。最后一份自然是留给娘家的兄弟姐妹。
甭管爹娘认不认同,司徒滢滢自己认可自己的做法。她从来就是拿定主意,自己会去办成的人。
乾元二十八年,深秋。
司徒滢滢在备着嫁妆。她虽不能出门,却也听着一些外头的消息。
忠勇侯府,大夫人程氏同意后,她的儿媳永昌侯府的七姑娘得已回到娘家再嫁。这是忠勇侯府与永昌侯府双方都是同意的事情。
朱佑禛的媳妇回娘家了,程氏做婆母的心头自然不好受。可再不好受,她还是盼着膝下无子的儿媳回娘家后,能再得一份好姻缘。程氏非是一个恶婆母,她心底还存着一份良善。毕竟真是当一个无子的寡女,清灯古佛一辈子的话,对于朱佑禛的媳妇而言,这样的一辈太残忍。
忠勇侯府,莲子轩。
杜绵绵来一趟忠勇侯府做客。今个儿是侯夫人冯氏招待长乐侯府的贵客。对于朱佑禧未来的嫡妻,杜绵绵今个儿是近处的仔细瞧一回。
在庆晖堂做一回客后,杜绵绵自然最后又到莲子轩。她与三太太贾氏的关系颇不错。
“三嫂,你瞧见今个儿长乐侯府的嫡出姑娘了,端是一身的气派。佑禧侄儿是好福气。”杜绵绵与嫂嫂说道。
“佑禧侄儿确实是好福气。”三太太贾氏同意这一话。
“对了,嫂嫂,我听着乐贞外甥女嫁到余家后,也没三朝归门。这是如何事情,嫂嫂可知道详情。”杜绵绵忍不住的问一回。
楚乐贞在京都确实没有旁的亲戚,可到底是从忠勇侯府出嫁的。真是三朝归门,也可回一趟忠勇侯府。
“有一些事儿,四弟妹,你是不知道。唉。”三太太贾氏是叹息一回。好在这屋中,就是二人在谈话。
三太太贾氏是端起茶盏,她在手中把玩着。三太太贾氏是说道:“这般与四弟妹讲吧,那一位不乐意外甥女回忠勇侯府。”三太太贾氏指一指庆晖堂的方向。
杜绵绵这时候还有什么不懂的。
“这般就真的好吗?太薄情了些。”杜绵绵能想像的得到,余家会如何看待楚乐贞外甥女。
“余家那一边已经娶了外甥女,对于二嫂而言,这就是一桩过去的事情。毕竟乐贞外甥女的嫁妆,还是侯府给填补的。”三太太贾氏把茶盏搁下,她是如此回话道。
“那我等着空闲,我想法子办一办小聚会,倒时候请一请乐贞外甥女。”杜绵绵提一话。
“你家若请客,那确实是招人喜欢。四弟妹,滢儿侄女的婚事,那是惹得多少人的嫉妒。”三太太贾氏的脸上,那全是满满的羡慕。
“嫂嫂,你这话说的,你的膝下可就两位出嫁的侄女。你如今哪还有一个闺女要出嫁的。你这话是打趣我吧。”杜绵绵在三太太贾儿这儿,还是挺轻松的。主要是二人没什么利益冲突。
不像是在庆晖堂时,侯夫人冯氏如今待杜绵绵的态度有一些的变化。可能跟司徒滢滢的婚事,还是相干系的。
“我啊,是真的羡慕的。若是我膝下有闺女,再瞧着滢儿侄女的这一回造化,我的心头一定酸溜溜儿的。”三太太贾氏是笑道:“好在二嫂的膝下,没一个嫡女。若不然的话,四弟妹你再瞧一瞧二嫂的态度,你就会懂得,我这人算得心态够妥当,也够宽和的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