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只熊猫都还活着, 只是被饿得奄奄一息,多亏了这些家伙都比较胖,身上有足够的脂肪, 直到现在还没出什么事。
短短几天, 这些家伙都饿轻了,纪衡约一手一个,将它们全都捞出来。
被救出来的熊猫嘤嘤嘤地拱到族人们怀里。
看得周围人好气又好笑。
纪衡约他们救完熊猫,还有善后工作要处理, 带人留在原地。
郁徵提着的那口气终于放下, 窝在府里安心养病。
左行怀是个大忙人,已经带人回去, 没办法时刻盯着他。
熊和接手了接下来的事情, 亲自过来照顾他。
郁徵躺在床上,说道:“我这就是普通的受了风, 养几日便好, 你有事自去忙活, 不必在这里守着。”
熊和拿出纸笔,写道:无事, 正好帮殿下调养一番。
郁徵:“说起来,族里的熊猫们怎么回事,为何会掉到岩洞中?”
熊猫们可不是笨蛋,相反, 它们是一方高手, 力气大,咬合力强, 爬树游泳都不在话下。
再说, 熊和它们一族也不是普通熊猫, 三十七只熊猫一起掉到岩洞里被困死,还真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说起这个,熊和毛茸茸的脸上表情有些微妙。
它圆圆的耳朵动了一下,像是不太好意思一样,微微避开了郁徵的目光。
郁徵:“?”
郁徵:“怎么,这里头有什么事么?”
熊和写道:此次惹出的祸事,全因为它们贪嘴。
郁徵心头一跳,嘴上沉着问:“贪什么嘴,它们找到什么吃的了?”
看熊和的表情,莫非是矿石?
这里的熊猫和他上辈子知道的熊猫不一样,它们最爱的是矿石。
越稀罕的种类,它们越喜欢,它们还曾将郁徵藏在湖里的矿石给翻了出来。
熊和看着郁徵的表情,轻轻点了下头。
郁徵:“……”
郁徵:“什么种类的矿石,那里还有多少?”
熊和:我们也不知,只知道味道不错。
既然是矿石,那他们肯定要去挖出来瞧瞧了。
正好纪衡约就在当地,他们还不必另外再派人过去。
郁徵直接飞鸽传书,跟纪衡约提了一下。
熊和也没什么意见,它们虽然能直接吃矿石,但挖起矿来,效率极低。
与其什么都吃不到,还不如让郁徵他们接手,最后矿石还是会回到它们嘴里。
纪衡约收到了传书,带着手下打探了一番,很快回来面对面跟郁徵汇报。
“属下带人找了许久,并未找到矿石。”
郁徵:“难道消息有误?”
郁徵让人请熊和过来。
熊和见到郁徵,却笃定:底下肯定有矿石,虽然我们的族人并没有吃到多少,但是都闻到了那种很香的味道,绝不会弄错。
熊和:也有可能矿石埋得很深。
熊和奋笔疾书。
郁徵看它把墨点都甩出来了,知晓它真的急了,点头道:“既然如此,衡约你带五宝鼠去瞧瞧。”
五宝鼠,郁徵他们先前从土匪刀疤手里找到的灵鼠,最擅长挖矿。
纪衡约安排心腹带着五宝鼠去了。
这边的山上,石头都比较硬,挖矿一时半会也挖不出个什么名堂。
郁徵派人过去挖矿,挖矿需要时间,他暂时把这件事情抛到了脑后。
现在已经到了五月,春天种下去的那些蔬菜早已经开花结果,比如茄子、豆角已经结了好几批。
这些蔬菜不像粮食那样让人长力气,不过味道比较好,数量还多,在这种蔬菜丰收的时节,无论穷富,大家基本不会饿肚子。
郁徵是个穷郡王,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哪怕再穷,也不会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
他往年并不怎么关注这些蔬菜,或者说这些蔬菜从未进入过他的眼帘之中。
今年不一样。
郁徵从不知道百姓热情起来居然会这么热情。
自从蔬菜开始收获后,不知道谁带的头,百姓们纷纷提着自家的蔬菜送到郡王府。
百姓热情又羞涩,蔬菜送过来从不留名姓,都是把担子放到郡王府门口,转身就走。
最近一段日子,郡王府门口每天都能收到好几担菜。
这些菜可能并不怎么值钱,却是百姓的一片心意。
郁徵特地下过命令不许收百姓的菜,却挡不住百姓的这股热情,据下面调查汇报,他才知道送菜的百姓大多受过他的救助。
有的是春季洪水中受过他的帮助,有的是受过抚幼堂的恩惠,还有则是被以前的县令欺压过,见县令终于被赶跑过来,拜见青天大老爷。
郁徵看着每天被挑回来的蔬菜,沉默了许久。
郁徵出去巡视的时候见过好些人家煮蔬菜。
因为这个时代没什么油料作物,绝大多数人家煮熟菜用清水煮,煮熟了之后再拿筷子蘸一蘸油瓮里的猪油。
这样蔬菜里好歹能飘点油花,然后再撒点盐,就是普通人家不错的一餐了。
这些是百姓家种出来的,却并不意味着不重要,或者不值钱。
这就是他们的口粮。
很多时候当季菜吃不完,百姓还要把这些菜晒成菜干,做成酱菜,或腌成酸菜,待没菜的时候食用。
哪怕是粗茶淡菜,也是一家人的积蓄。
郁徵没怎么吃过清汤寡水的蔬菜,去年他们郡王府生活很困难的时候,大灶饭起码都有三个菜。
百姓的心实在太热忱,他情不自禁也想对百姓好一些。
这日,他召见周兆,问道:“百姓除了吃猪油外,可有其他的油吃?”
周兆回答道:“有些人家也会吃香油、菜油,不过香油和菜油比猪油还贵,绝大部分人家都吃猪油。”
这年头因为生产力并不发达,种菜的效率低,榨油的效率更低,若是生产菜油,一层层损耗下来,菜油到最后也不剩多少。
相反,因为家家户户都有老人孩子,养猪成为了个不错的选择。
猪也不必吃粮食,众人闲着的时候,上山下河割点猪草,就能够把猪给喂活。
哪怕一头猪从年头养到年尾,还是瘦了吧唧,可终归是肉,各种猪油,腊肉,腊肠,足够一户人家从年头吃到年尾。
这里的人吃东西也省,若不是年节,轻易不会动这些储备的肉。
养猪并不容易,百姓能吃到的猪油也少,造成了百姓吃油的时候极为节省的现象。
百姓不怎么摄入油脂,这也是绝大多数人都面黄肌瘦,身体素质不行的原因之一。
郁徵说道:“得想办法让百姓吃上油。”
周兆从百姓中来,思考的问题也习惯偏向百姓的角度,他非常耿直地说道:“回殿下,自古以来大伙都这么想,奈何养猪不易。”
郁徵:“不吃猪油,想办法弄点菜油。”
周兆小心说道:“外面的地已经快被种完了,山上稍微肥沃一点的地方都被开垦出来了种东西,暂时没地方种油菜。”
郁徵:“谁要种油菜?这个时候又不是种油菜的季节。”
郁徵也知道种油菜并不靠谱,现在大家吃不饱,穿不暖,首要任务是种植能够吃的粮食,一般人还真不怎么在乎吃饭有没有油水,那是吃饱之后的事情。
郁徵在想能不能找到新的油料作物。
周兆见识有限,陪着郁徵想了半日,也想不出来有什么东西可以称作油料作物。
郁徵看着他那张焦黄干瘦的脸,挥挥手让他下去。
专业的问题还得寻找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