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是空欢喜一场?但无论如何,他还是将休书交还给了中年妇女,这只是人家的家事,外人怎可干预?
中年妇女走了,走出了牢狱,更是走远了远方……
象她这样的可疑线索,纵然、就算与“中原狠客”撇清了关系,但可能的曾经关联,还是让年长的狱吏,悄悄地尾随出了两位年轻的狱吏和两位“清风门”的捕快。
……
中年妇女径直而行,并未回头。她只想着可以尽快回去,归还这张休书,以便承诺守信换取孩子和自身的安然无恙,然后不再迟疑,远走高飞。
穿街走巷、拐弯抹角,不需多久便已远离了不在闹市区的牢狱重地。
前方的相约会合之处,是在行人罕迹的偏偶一方,凭记忆中的印象,应该没有走错,她更是加快了步伐……
尾随在她身后的那四位狱吏和捕快,望着前方迟迟疑疑、躲躲闪闪的身影,顿时精神倍增、戒意更浓了。
这种地方,他们都很熟悉,虽说同处京师重地,但总有遗落一方的边边角角,繁人闲时无瑕顾及,是以有不明的人事,时常发生。
紧握着刀鞘的左手,已经潜意识地前伸于胸腹之处,以便同样弧形前伸回拢的右手,可以在突如其来、猝不及防的来犯之敌中瞬间抽刀防身御敌。
前方的中年妇女,还在遥远可及的视线当中,似乎并未所觉,但通途并非直道,所以他们都要尽其所能地若即若离而不被对方有所警觉。
小巷中,已有枯草垃圾随风吹拂而两侧重积,已非一时半刻了,更有寒风冷意,总嫌萧条破败之意。
没有行人行走,只当风中漫步,只是这样的茕孑孤寂,很是令人莫名紧张和压抑,虽然还是在大白天的繁华之处不远。
这四位狱吏和捕快顿时又觉紧张异常而似乎冷汗微沁了,但大冬天的寒风冷意,怎会如此难堪笑话?
在各自目目相觑的同时,他们便又自嘲般地无声讪笑了一声,本想理所当然地放松自然,但周身的气息,竟然让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神情自若地泰然处之。
又是一阵寒风冷意吹拂而来,似乎、似乎,蕴含了杀意?武道气息的杀意?
不可能,前方的那位中年妇女只是再寻常不过的凡人罢了,怎会是身怀武道的气息?
而如果不是她所发,那又会谁人所发?不知道,也许只是神经紧张所致的幻象臆想?
冬天的寒风,总是一阵一阵,又因巷大风小,是以难以形成呼啸之声,但就是这阵阵的寒风,让他们又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
前方的那位中年妇女,已经消失在了拐角处,不知所行何方了,他们又深吸了口气,神情一凝,目露精芒,右手已经紧握在了刀柄上,全神贯注的蓄势待发,或可安然无恙地全身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