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忠此时就是顺着人流挤进来,他的小厮在前面为他开路,被挤开的百姓恼怒地瞪过来,再看到后头的崔文忠时,整个人一僵,屁都不敢放,乖乖让路。
这倒不是说这百姓就认识崔文忠,而是他身上有种上位者不怒自威的气场,这是当官多年自然而然浸染出来的。看人的眼睛也是上位者对下头人的俯视。自古民不与官斗,平头百姓惹不起,就只能让路。
崔文忠大概有170,挤在一众160的平民百姓里,也是引人注意的存在。
陆蓝紫瞧了一眼,想起这人就是那天救她的贵客,她冲对方点了点头,又继续收银了。
只要进店的客人就没有谁是空手出来的,就算买不起被子、粮食,难道还买不起糖吗?
这超市卖的糖非常便宜,白砂糖洁白如雪,不像红糖有点苦涩的味道,价格却跟红糖一个价。除此之外,还有红糖,硬糖和软糖。
那硬糖有现成的样品放在牛皮纸里,可以清清楚楚看到颜色艳丽,也是别处买不到的好东西,一文钱能买三颗,是店内最实惠的产品。几乎进店的顾客都会买上三颗。而这家店的小二也没有看不起他们,反而很贴心告诉他们,不同颜色的糖口味也不同。
崔文忠艰难地挤进去,明明还是冬天,平安额头全是汗,终于到了一处空地,长舒一口气,忍不住抱怨,“老爷,小的来买就是了,您可是官员,何必跟他们挤在一起,不成体统。”
这的确是不成体统的,这些百姓一冬天都没洗过澡,身上头发全是汗,全挤在一处,味道难以言说。
崔文忠却没有理会平安,而是看向这处架子,这边卖的是笔墨纸砚,平头百姓很少买得起,是以这边人最少。
崔文忠翻了翻各式各样的纸张,这架子上有各种规格的白纸以及宣纸。
崔文忠是文人,平日最喜吟诗作画,想要看笔墨纸砚也符合他的性子。
平安经常帮他研磨,对纸也算了解,瞧见这么好的纸,他不像崔文忠那样喜怒不形于色。反而惊呼连连,“这样好的纸张居然只卖一百文,竟如此便宜?!”
崔文忠却没有回答他的话,他伸手捻了捻纸张,厚度适宜,洁白如雪,柔韧性也极高。怪不得上辈子纸张突然就便宜得令人发笑。原来她的商业版图早已布满全国,怪不得她短短五年时间就能兼并那么多地盘,而且治下不出任何乱子……
平安炙热地看着架子上码得整整齐齐的十几摞白纸,这些足够老爷一年用量,要是全买下来,府里可以省不少钱呐,回到京城,管家也会重重奖励他的。他眼巴巴盯着自家老爷,等着对方发话,没想到崔文忠却不着急,而是继续看下一样,这是墨水,已经兑完水,不用现磨,价格也是相当便宜,一瓶只要五文钱。
除了墨水,还有墨条,造型与别的店相差无几,但是价格却至少便宜一半。
毛笔用的不是上等狼毛,却是坚韧有力,并不掉毛。一支也仅要二十文。
砚台也是上好的青石,造型精致典雅,这样的一方好砚头在府城能卖一两银,这边只要八百文。
平安恨不得将这些东西全部扒拉进购物篮。这购物篮也是这家店的特色,是他从未见过的材质,但是拎起来很轻巧,也结实耐用,这么多客人互相挤在一起,也没见谁的购物篮挤坏了。
平安知晓老爷这次出门没带多少钱,他可惜地看着这架子上的产品,思索老爷会放弃哪一样。
崔文忠示意平安取两刀宣纸以及两刀白纸,平安嗫嚅了嘴唇,小声劝他,“老爷,这么好的纸全部买下,拿回去送人也好啊。”
大户人家规矩多,每年逢年过节亲戚们常走动,长辈也经常会赠小辈们笔墨纸砚以示鼓励对方勤学向上。
崔文忠却摇头,“再看看别的。”
平安也就不再劝,在前面给三老爷开路,他首先看到了白糖,上面标了价钱,作为长随,他也是识字的。当即冲老爷惊喜叫道,“三老爷,这白糖每斤八文钱。咱们要不要买些?”
崔文忠看着这白糖,前世哪怕朝廷跟她打得再凶,也没能禁止白糖入侵。还有盐,是了,人可以不吃糖,却绝不能不吃盐。前世流水县最畅销的产品是盐,它的出现致使大荣盐引卖不动,国库连年空虚。
他四下张望,并没有发现盐,他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她暂时还没想夺天下,又怎么可能会公然兜售盐,他不禁又松了一口气,冲平安点了点头,“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