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巡已经快两个月了,康熙准备三月初一启程返京。
二十九那天静瑗由胤禔陪着去江宁的集市上逛了一圈,买了不少小东西,大部分宫里都不缺,甚至更好,只好买些民间的小玩意。
静瑗买了好几个面具,男女各买了好几个一样的,几个弟弟妹妹都安排上了,只是一时间不知道该给四哥买什么。
胤禔也是第一次陪小姑娘逛街,看到了一个卖布老虎的老婆婆。
布老虎制作的很是精良,他虽是男子不了解刺绣,却也感觉得出来,这绣工不一般。
他想起了府里的大格格,自从孩子出生以来,确实没怎么多和孩子相处。
朴贵见此,忙掏出荷包买下,不过五十文钱,对胤禔来说不算什么。
“拿两个吧。”胤禔道,福晋也有将近四个月的身孕,给未出世的孩子也买一个。
朴贵的荷包里并没有带这么多铜钱,胤禔便让朴贵取了一块碎银子,见老妪年纪不小,身形消瘦,也没让她回找。
老妪慌忙接过碎银子,藏进怀里,对着胤禔是千恩万谢,这一块碎银子,快赶上她半个月的收入了。
静瑗实在不知道要给四哥买什么了,只好凑上来,找胤禔帮忙。
“大哥,我想给四哥买点礼物带回去,但是我不知道该买什么,吃的又带不回去。大哥你能帮帮我吗?”
胤禔想了想,“四弟在上书房读书,买些书给他,他应该会喜欢。”
静瑗问道:“难道有什么书宫里没有吗?”
“宫里虽然集聚了大量的精品,但是民间也是有不少藏书、孤本的。”
静瑗苦着一张小脸,抓着自己的荷包,“这我买不起吧?”
胤禔被她这副样子逗笑了,“上好的藏书、孤本肯定是价值不菲,有些的你一年的月例加起来都买不了。”
静瑗吃惊,“这么贵啊,那大哥还让我给四哥买书?”
“走吧,咱们去书楼,找一些江南的游记这些北方比较少的书。”胤禔准备朝书楼走去,却看见静瑗一脸不信的样子。
“大哥你没蒙我吧,这书不贵吧?”
“不贵,走吧,要是贵了大哥给你出钱。”
进了书楼,掌柜的一眼便看出了来人的不一般,衣着、气度皆不是常人能比,更是小心的看了一眼静瑗的天足,这一定是满人家的小姐。
“这位爷、小姐,可需要些什么书,在下安排人寻来。”掌柜的殷勤道,又是请两人上座,安排下人奉了上好的明前龙井,还给静瑗单独上了几样江南点心。Μ.
这点心可算是送到了静瑗的心坎上了,挨个尝了尝,味道都不错,要是能带回宫就好,四哥一定喜欢。
“找几本游记,最好是江南这块的,要是有好的藏书搨本、手抄本也可以拿来,让爷一观。”胤禔说道。
掌柜的连连点头,藏书一般是书楼的镇楼之宝,尤其是些孤本,给钱也是不卖的,当然拿脑袋逼迫的时候,也是可以屈服的。
但是每年也会卖一些的搨本,数量有限,这才是来钱的路子。
“爷您稍等,在下这就去安排。”
不多时,掌柜的带着两个小厮上来,有两个托盘,一个呢是近几年的游记,另一个呢这是藏书的拓本。
胤禔翻看了一下游记,稍微过了一下内容,倒也颇为有趣。
“这样的游记拿两套吧。”胤禔将书合上说道,正好可以给福晋看看,宫里闷的很。
静瑗这会子将点心放心,“大哥我也想要一套。”
“那便拿三套吧。”
胤禔又看了看搨本,确实是宫里没有的书,“这书的真迹可卖?”
掌柜的心里一紧,知道来人身份不一般,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若真的仗势欺人他也没得法子。
又等了一点时间,掌柜的只能硬着头皮开口:“此书真迹是小店的镇店之宝,祖上传下来的,在下不敢出售,将来去了都没法跟祖宗交代。”
胤禔一听,也就散了这个心思,本来是想买来送给明珠的,店家都说是祖传之物,他也不能强买强卖,汗阿玛最烦的就是八旗子弟仗势欺人。
“那就拿两份搨本吧。”
掌柜的松了口气,还好,这大人物并没有强迫他卖,不然这真迹只怕是真的守不住了,虽然他也有靠山,但是明显眼前人是京里的,江宁城的靠山想来也是管不住京里来的旗人。
掌柜的忙让伙计将书都包起来,还多送了一套新的游记。
“这套游记是今年刚出的,也没多有名气,权当是给小姐解闷了。”
“多谢。”胤禔让侍从将书带上,即离开了书楼。
“爷慢走。”掌柜的将胤禔送走,心里这一上一下的,总算安稳了。两套孤本的搨本也值不少银子,比起卖游记、四书五经之类可赚钱多了。
“待会将搨本送一套到你那去。”胤禔道。
“大哥这搨本也太贵了吧,又不是真迹,还要卖五十两银子,额娘一年年俸也不过是三百两银。这钱还是妹妹自己出吧,大哥俸银还得养大嫂和侄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