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接连下了十几日的雪,偌大蜀中成了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p>
从上空往下望去,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不时点缀着几处山峦与城廓,更外围则是绵延山脉——北方险峻的秦岭、以及西南缥缈的昆仑。</p>
白昼渐短,气候也越发寒冷,这样的日子自然难捱。大户人间还好,平头百姓只好蜷缩在茅屋,在瑟瑟发抖中期待春天的到来。</p>
然而神凤四年的冬天,还只是个开始。</p>
不用凭神识感应,陆安平就知道,这个冬天恐怕会多出无数饿殍——连蜀中也如此,何况北方那些州郡呢?</p>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p>
他凝着眉,御剑穿过凌冽罡风,待远远望见一处颇灵秀的山峦时,便向下遁去。</p>
那里便是青城了。</p>
青城是广成弟子青城丈人开辟,四九道派之一,也是母亲姜雪君的师承。于情于理,他也当拜拜。</p>
地面愈近,临近的城廓也越清晰,陆安平知道那是蜀郡下面的一处县城,紧挨着青城,离青羊宫也不远。</p>
为表尊敬,他准备步行入山门,只是远望青羊宫门户紧闭,连一丝烟气也没有,不由好奇。</p>
“嗤嗤…”</p>
刚放出神识,他便听到一声轻微响动,不似人声,混杂在县城些许的嘈杂中,很是熟悉。</p>
他早入乾元境,又经烛龙血沐浴、吞噬谢自然修为,耳目何其灵慧!</p>
心念一动,陆安平便觉察出,嘴角也不由泛起一丝笑意。</p>
“原来是那只小狐仙…”</p>
狐类特有的异香似有似无,陆安平旋即感应到一股阴浊却略带纯阳的鬼气,正是女鬼胡三娘。</p>
这一狐一鬼出现在蜀郡,已经颇为意外,然而他更料到的是,书生张亚竟与它们一起。</p>
“时难年荒,原来是往蜀中避难来了…..”</p>
神念绵延,将张亚几声呢喃送至耳畔,陆安平略微点头,便明白了张亚的想法。</p>
“这里固然难逃阴煞,但起码…比长安安逸!”</p>
犹豫了瞬,他将震泽剑收起,摇身一转,便落在县城某处街角。</p>
天空阴沉,街道上鲜有行人,略一搭眼,他瞥望见街上门户大多悬着八卦、镜、印之类的物事,应该是驱阴煞了。</p>
“嗤嗤……”</p>
“是位高道!”</p>
“……”</p>
陆安平刚扎进那座小酒肆,便被胡三娘、与绾绾察觉,纷纷提醒书生。</p>
胡三娘隐去身形,端立在黄桌前,手心暗中运起一团鬼火,惹得周围阴风阵阵。</p>
张亚却是背对着,怀中抱着白狐,疑惑地嘟囔了声,仓惶起身,却险些将桌椅打翻。</p>
“陆兄弟!”</p>
“吱吱…”</p>
“陆安平?”</p>
胡三娘跟着反应过来,惊奇地向前凑了凑,躬身行了一礼;狐仙绾绾则窜出来,扑倒陆安平胸前。</p>
“好久不见。”</p>
陆安平抱起白狐,笑吟吟道。</p>
冷风泛起,异香扑鼻,突然蹿出来的白狐,这一幕将酒肆其他几个食客吓得张皇失措,跑堂伙计也瑟缩着。</p>
“不要怕;”陆安平柔声道,不自觉施了几分安宁心神的咒语,“我是蜀山派的道人!”</p>
他一身穿着,正是平素可见的芒鞋道袍,身上也的确背着剑。</p>
食客与伙计很快安定下来。</p>
出于对道人与飞剑本能的恐惧,女鬼胡三娘脸色明显变化了瞬,很快调整过来。</p>
“真是陆兄弟呐!”</p>
张亚脸上的惊喜还没散去,声音也不由大了几分,“上回你在长安——”</p>
似乎意识到什么,书生瞥了眼周围,压低声音道:“听闻那夜长安你死了,也有说跟着兴善寺和尚下地狱了,怎么会在此处碰上?”</p>
“还是…蜀山派的道人?”</p>
这会功夫,陆安平已绕过长凳,在桌前坐下。</p>
“说来话长……”</p>
白狐在怀中咻咻不停,胡三娘恭敬而疑惑地站在一旁,张亚也好奇地转过来。</p>
“要不,陪我喝一杯…..”</p>
“很久没喝酒了!”</p>
陆安平指了指桌上,酒水微寒,正中泥炉炭火熊熊,上面铁锅里翻着辣油,鸭肠、毛肚之类的食材漂浮着。</p>
“也是!”</p>
张亚点点头,脸上又泛起一丝难色,“就是不知这火锅合不合你口味,着实是蜡!”</p>
伙计颇具眼色地送上两壶刚热好的新酒,顿时香氛扑鼻,比冷酒更浓。</p>
大约是博好感,伙计毕恭毕敬,说这酒乃是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原料精心酿制,曾经也有位自称蜀山派的高人爱喝呢…..</p>
描述简短,陆安平还是听出是顾中流,笑着拂退伙计后,他拿起木筷,转向了张亚。</p>
“张大哥,你要往哪里去?”</p>
“长安是没法待了,听说蜀中天府之国,这才一路跋涉过来……这不,又遇上三娘们!”</p>
张亚声音垂丧,听起来颇为无奈。</p>
这一年多来,他经历颇多——当初进京时的踌躇、陷入长安崇道氛围的狂热、乃至目睹罗天大醮、天象奇观后的惊恐,一一浮现在眼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