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在金昌年说出那些话后,李十元和史秀莲已经无法阻拦。</p>
史秀莲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跑了出去。</p>
李十元这次,却是未有流泪的。</p>
他斟酌良久,跪在了金昌年身前,请求金昌年收他为徒。</p>
金昌年心下感动,能在将死之际收下他第一个徒弟,也是他所始料未及的。</p>
金昌年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务实之人。</p>
做不到务虚,便无法教与他人道理。</p>
而只是务实是教不出好学生的,或者是,教不出有自己思想的学生的,只会是些死读书的木偶罢了。</p>
可金昌年终究是看错了自己。</p>
他.....是个好先生的。</p>
最少,李十元是知道的。</p>
其后,金昌年便把自己那把‘浪剑’传给了他。</p>
毕竟他是他唯一的徒弟。</p>
“莫要让此剑蒙尘。”</p>
随后他又笑着说道:</p>
“把你的剑予我吧,我想死在自己徒弟的剑下。哈哈哈...”</p>
............</p>
史秀莲一早便已经离开华阴县去了太平村。</p>
他要去祭拜程一刀,随后便会自行回北国了。</p>
更重要的是,他不想看着金昌年先离开。</p>
他怕自己会撑不住去阻止。</p>
临走时他对李十元抱拳道:</p>
“他日若去了北国,来俺史府做客啊。兄弟,江湖路远,后会有期。”</p>
抬眼深深得又看了眼金昌年,转身,驾马而去,再未曾回过头。</p>
...........</p>
华阴县道上,四匹马,四个人,向咸阳城踏马而去。</p>
阳光下,把他们的倒影,映衬的如梦似幻,似乎那团黑影,在交轵追逐着,似要触碰延伸到那梦所达不到的方向。</p>
.........</p>
第二日午时,他们便赶到了咸阳城。</p>
武国国君亲自带仪仗队来迎。</p>
看来是魏义已经先遣派他人,把金昌年受命来咸阳的事情报与了武王。</p>
场面不可谓不宏大,武王看来对金昌年是诚意满满。</p>
金昌年等人入城之前就已下马,此时均单膝跪下行礼。</p>
这是胡人之礼,盛行于武将上下级之间。</p>
武王看到金昌年并未行稽首礼,也不生气。:</p>
“金卿请起,诸位都起来吧,不必拘泥礼数。来,随孤入宫,孤与爱卿可是有很多话要聊呢。”</p>
金昌年却突然一改刚才的毕恭毕敬,退后一步,跟武王拉开了距离。:</p>
“不必了,我如今来,是为我墨家公道而来。希望武王言而有信,若我金昌年身死,则还我墨家信誉公平。”</p>
来之前,武王为彰显自己识贤举能,能够放下王之尊贵,礼贤下士,便亲身来迎金昌年。</p>
所以来时就已异常招摇,此时的咸阳城处已是因为金昌年的到来和武王的銮驾莅临,而被堵得里外三层,水泄不通了。</p>
武王自然没有答应金昌年什么条件。</p>
可如今,金昌年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这样说了,若他当真身死在此,便等于反向将了自己一军。</p>
这涉及华州城和华阴县的疫疾与金昌年等人无关的昭文已下。</p>
若日后再改诏令,昭告疫疾是为金昌年和墨家所为,便难免会被人诟病,也会被世人怀疑他的用心。</p>
如此,他看向金昌年的目光,不禁多了许多怒意。</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