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5年4月17日,雨。
高山镇在北市的东北边,距北市市区两百多公里,这里多山少水,山路崎岖,没什么开发价值,临近的北市一天一个样,而这就像尘封的记忆,几乎一成不变。
半个月前,常萱他们一家三口为掩人耳目,在这个镇的镇尾盘下了一家小超市。
超市不到四十个平方,旁边一共只有十几户人家,而整个小镇全年加起来的常住人口都不会超过两万。
也就是说,这家超市基本就等于专为这十几家人服务了。
今天是小超市重新开业的日子,店名都没换,还是原来老旧的“杨副食品店”,因为没有朋友,他们就自己花钱买了几个花篮摆在门口,宣示这里新换了主人。
上午开业打八折,邻居的大爷大妈象征性的热闹了一小会,立马就门可罗雀,连只苍蝇都没了。
“画什么呢?”
午后,常萱全神贯注的一个人俯在收银台上对着平板电脑画画,听到说话声,惊了一下,线条稍微歪了点。
心情极佳的她,一边修正,一边回道:“画小说封面呢,闲着没事,挣点外快。”
前几天她夜里闲着无聊,在网上发现了一本名为《我记得我曾有个女朋友》的小说,一看就入迷了。
那小说很奇怪,越看越觉得前半段仿佛就是照着她写的。
女主叫针针,正好是她的小名,说是高三那年他们班来了个忧郁的插班生,大家都喊他忧郁王子。
这个王子喜欢穿暗灰系的衣服,不喜欢说话,开始的时候上学需要爷爷送,后来不好意思,硬着头皮去学了自行车。
女主针针意外撞破他学自行车时的窘样,自此两人情长,慢慢走到了一起。
而更奇怪的是,那人的笔名居然也叫“经常不吃饭”,这不是她原来的微讯名吗?一切未免太巧了吧?
“不说这里不需要你吗,妈呢,你把她一个人扔家里了?”见老爸盯着自己画画,常萱看他一眼,说道。
“没有,跟邻居交流织毛衣去了,我哪待得住。”
“你不喜欢打麻将吗,也找人交流交流去啊。”
“你妈还不拿针戳我。”常彪盯着平板看了好半天,终于后知后觉,“这不画的你自己吗,臭美,怕我笑话你啊。”
常萱光笑不反驳,手上一笔没停。
……
2045年4月25日,晴。
今天天气不错,陈松林的心情就跟这天气一样,晴空万里,仿佛抬头就能看到希望。
这几天,他陆陆续续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近万幅小说的封面作品,他眼睛都快挑花了。
目前他的小说《我记得我曾有个女朋友》的文稿部分已经修改校对完毕,只等封面一确定,就可以走流程实体出版了。
去年,因为没找到常萱,他一度不吃不眠,他妈妈陶梦灵看不下去,说你不是学文学策划的吗,现成的故事把它写出来,发到网上,没准常萱看到后,会反过来主动联系你呢?
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从去年10月底开始在网上连载,前前后后写了3个月近40万字。
小说刚写到一半,他就收获了20多万的粉丝,和几十份签约邀请。
他们全都希望他把他的小说拿到他们的平台,以电子书的形式上线售卖,但他没有答应。
他当初学文学策划,为的就是将来策划属于自己的实体图书,然后放到自己的公司自己售卖,带着他爸爸一起完成梦想。
之前一直没有方向,阴差阳错,如今即将率先被他搬上纸的,居然是他自己和常萱的故事。
天意弄人,却又只能指望老天。
……
2045年5月1日,雨。
就在刚刚常萱收到了\"经常不吃饭\"的邮件回复,对方选中了她的作品作为小说《我记得我曾有个女朋友》的封面,希望她加微讯详聊。
大早上她眼睛都没睁开,就先笑醒了。
她第一时间加上了对方。
这人不仅微讯名\"经常不吃饭\"跟原来的自己一模一样,就连头像也是一头可爱的卡通牛。
世上真有这么巧的事吗?常萱隐隐觉得对方很可能认识自己。
但她还没来得及问,对方就先夸上她了,一上来就说很喜欢她的作品,问她方不方便签约?
利索直接。
常萱反而有点心虚,难道不需要修改吗,一次定稿,世上有这么好的事?
对方说不用,细节方面他们会处理的。
这简直就是设计师的上帝父母啊,她一百个没意见,并真心实意的感谢了他的喜欢。
既然对方爽快,她也不是小气的人,说不用签约了,到时小说出版后,多送她几本实体书就行了。
但对方坚持,说当时征集封面的时候答应过粉丝朋友的,该怎么样必须怎么样。
常萱拿他没办法,点开他发过来的合同,对方是什么大松鼠图书有限公司,她犹豫了一下,在乙方处签上“宋青春”,下一步需要人脸识别,她选择了“跳过”,然后对着屏幕按下自己的指纹,重新把合同发了回去。
发过去的时候,除了指纹,她明明没有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但心跳的特别厉害,像火上的蚂蚁,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她居然把对方想象成了陈松林。
即便不是他,对方肯定也是认识她的人,并且至少是大学以前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