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说起这野山参的时候,文浩的脑子里也马上出现了这野山参的详细资料与各种山参之间的区别。</p>
这时他并没有打断周映雪的话,而是边轻揉他的脚,边用心倾听着。</p>
为了不让她起疑心,只是利用一点点道医之气的游丝帮其镇痛消肿。</p>
毕竟脱臼之处已归位,并无大碍。</p>
周映雪这时面带笑容,轻松甜美的讲了起来。</p>
“要说区别就从以下4大点区别</p>
1、这移山参是芦头常骤然变细或变粗,不呈堆花芦而呈转芦状,艼上翘,旁伸者多,有时艼体超过主体;</p>
2、移山参参腿较顺长,一般有1-3条或更多,移栽新土肥足劲大,营养积累主要在主根下部,使得下部体型急速膨胀,白嫩肥胖“大屁股”,主根上部依然如故,呈现上黑下白之阴阳色;</p>
3、皮质略泡而嫩,显粗糙,不光润,有稀疏不紧密的横纹,环纹浮浅,常一纹到底,没有紧皮细纹;</p>
4、移栽后,腿与须一起肥肿,腿须不分,参须细嫩而短,下端分枝较多。</p>
你再看这颗野山参,刚好没有我所说的几点。”</p>
讲完之后,映雪一脸的傲骄。</p>
这些鉴别野山参的以验那可都是这么多年以来,一点点积累获得的。</p>
不敢说是山参鉴别的专家,但是真假野山参,在她面前一放,只需要看上一眼,就能辨别真伪。</p>
文浩这时也频频点头。</p>
依然非常细心的帮她按揉着,刚刚还红肿的老高的脖脖子,此时已经消了不少。</p>
“恩人,我说的怎么样?准确吗?”</p>
“别叫我恩人,叫我文浩就行。”</p>
“咯咯,好好好,文浩。”</p>
“说的不错,不过,我呀也给你补充几点。”</p>
“哦,愿闻其详”。</p>
周映雪心想,我都总结的这么详细了,看你还能说出什么来。</p>
不过面对如此俊秀的阳光大帅哥,她也想着多聊几句。</p>
因为红肿酸胀的脚脖子,这时已经快好了。</p>
山风吹来,清凉无比。</p>
“这野山参生长在大自然中,没有人工控制干扰,长得千姿百态,形状各异,除了你所说的之外,个体差异无从把握,有些差异还是很有规律。</p>
总结起来是否野山参,可以分别从五形和六体方面鉴别真假!”</p>
说着便指着那野山参说道。</p>
这五形分别是:芦、艼、体、纹、须!</p>
芦:主根上部的根茎,有圆芦、堆花芦、马牙芦。</p>
艼:芦上生长的不定根,有枣核艼、毛毛艼、艼变等。</p>
体:即主根,皮为黄褐色或灰黄色,断面呈黄白色。</p>
纹:在主根肩部的细而深的环纹。</p>
须:支根上生长的较细的根,须根细长,柔韧性强,有弹性、有珍珠点。</p>
【六体】</p>
灵:指野山参体态玲珑,形如元宝或菱角,体腿明显可分,腿多为两个,且分裆自然。</p>
笨:指参根形挺直,体态笨拙不灵活,腿有两条以上,腿的粗细长短不匀称。</p>
老:指参体年长皮老,呈黄褐色,环纹更加细密。</p>
嫩:指野山参年限较短的,但是皮色白嫩,须根嫩脆,色白易折断。</p>
横:主根粗短并横向生长,两条腿多向旁伸展。</p>
顺:指野山参根顺长且直,单腿或者双腿并拢。</p>
映雪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农医,竟然把这一行研究的这么精道。</p>
原本以为他是个外行人,没想到,在人家面前,自己才是个门外汉。</p>
“文浩,你,你也太欺负人了,明明是行家,非得说小白,你这不是故意让我丢人吗?”</p>
周映雪说着便不由得撅起了小嘴。</p>
“不不不,我只是略懂而已。”</p>
“切……装,我都怀疑你不是是乡村医生,乡村医生怎么会懂这么多,说,你到底是谁?”</p>
文浩心里也小有得意。</p>
心想,要不是得到这道医经传承。</p>
他哪有这本事。</p>
“问你话呢?你到底是谁?绝对不可能是个小村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