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公司,夏如砼翻查了最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在网上研究了农业的整个态势和未来走向,他觉得有两个方向。
一是沉下去发展农业,安心做农业,带领农户做好的农产品,发展地域模式。
这个时间比较长,需要政府、农户和资本的有机融合。更要把产品的价值做出来,必须是一产业和二产业共同发展。
二是政府和资本方做模板,引领和教学带动农户好完成蜕变。模板要做的漂亮,有特点,能吸引眼球。
至于后续能否走下去不完全考虑,只要在三几年里比较有先进性就可以。
第二项选择一般情况下时间长一点是做不下去的,因为主要是以展示为主,投入比收入更多,如果不计算前期投入,后续发展也没有问题。
…………
思考了许多以后,夏如砼觉得可以帮助小叔夏东明和黄秋渝实现双赢。
在研究黄秋渝的问题时,夏如砼也同时思考公司的发展问题。
夏如砼拟定了公司产品定位和新突破口,也对环保关联性进行了梳理。
他发现,公司业绩需要提升其实非常简单,改变一下思路和原料来源,公司的收益自然大幅度的提升。
想清楚这些,夏如砼正式给曹三民提交了方案。
内容非常简单,就是进入城市垃圾资源化领域,把有机垃圾进行再利用。
不但解决了公司的环保产品原料免费的问题,还有一定的政府补贴。两两相加,产值自然就提升了,而且是很快很多的提升。
开发垃圾处理场的相关产品处理后,公司的产品市场又再一次拓宽。
看了夏如砼的报告,曹三民通过相关运转,公司第二个月就出现效益提升。
曹三民就和夏如砼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
“如砼兄弟,公司离不开你,你尽快回来吧。”
夏如砼:“三哥,我不是已经回来了吗?为公司做一些设计工作。”
曹三民:“这样的工作不算。我们需要你坐镇公司,带领大家去打拼。”
夏如砼:“我考虑一下,我觉得公司现在的领导班子很好,搭配也合理。”
“我就做公司顾问吧,我什么需要你安排就是。”
曹三民想想也觉得可以,两人就没有再说什么。
顾问的工作内容曹三民需要再好好想想,他要确定在公司去怎么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