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几天,夏如砼心里一直堵的慌,他也没弄明白,自己为什么那么晚还要给赵琳儿打电话呢?
人家的家人怎么想,赵琳儿自己是真的听他倾述还是处于她良好的教养礼貌?
接下来,夏如砼想办法在尽快的变现整个公司,他不停的和一些人谈,一天一场,有时二三场。
他已经把账上剩下的钱转了一部分给阿丽,完全还清了她的投资款。
黄二姐的借款上次就还清了。
但是黄二姐那里有一张借条他没有收回,据黄二姐的弟弟说她的儿子会找他。
夏如砼觉得所谓,就是几千块钱,打算处理好后一并再还一次就是。
由于是农药行业,国家监管严,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一时半会儿夏如砼没有找到接盘侠。
时间慢慢的来到年底,他必须组织新的一季生产。不然一年就过去了,公司要转让和变现就更难。
前面他把所有投资者的投资款都还完了,账上没有多少钱,新的一季生产就很艰难。
还好库存还有不少成品和原料,能够让他动起来。
开始生产以后,夏如砼天天都泡在厂里,也没有招管理人员。
他一个人,既管理生产又负责销售。
他那个产品有一定的特性,都是由县城的经销商拿货然后经销商自己去分发。
夏如砼已经有了三四年的基础,经销商相对稳定起来,这就免掉了他不停的开发经销商的精力和时间。
有时一个电话就行。
这样的缺点就是法保证回款。人们往往都有那个心理,你亲自送货来了,拿钱走人,如果没有来人送货,只是委托货车师傅送货,再由经销商通过银行转款,多数都要拖延,少部分还会拖很久。
就这样,夏如砼一边生产一边销售。
他管理着四十多个生产员工,实际是一个很小的加工厂。
当季已经快要结束时,他也没有找到接盘侠。
一些款没有按时回来,账上又没有什么钱,末期补货环节他已经没有采购原料资金,当一些经销商需要补货的时候,他已经没有了产品。
这一季,夏如砼比以前都要提前停工进入淡季。
生产完后一盘点,外面欠款一部分,自己欠水电费,厂房租赁费,工人工资,两项冲抵,还有不少余款。
他计划把余款按比例分给投资者,然后继续找公司接盘侠,把公司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