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半仙已闭目养神,寻访周公去了。
赵书勤父子只得留下八百八十八元的卦钱,悻悻而辞。
回到家,父亲赵德胤立刻请了一个师傅,替赵书勤做了一场祭认水井为保娘的法事。刚好宰喜侗寨就有一口老井,建于明嘉靖年间。井水清冽甜润,四季丰沛,数百年来,一直滋养着宰喜侗寨代代村民,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王母井。于是,师傅就用一张红纸书写了一份拜认保娘的祭文,贴于王母井的井壁上,并献上牺牲,正式宣告王母井为赵书勤的保娘。
不过,对于这些封建迷信,赵书勤打心底里持抵制的态度。只是为了不驳父亲的面子,他又不得不配合父亲的工作。
赵书勤向来就认为,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必须靠辛勤的劳动去创造。虚缥缈的迷信思想,不过是人类愚昧和懒惰的精神麻醉品罢了。通过政治课所学,以及课外读物的启发,赵书勤相信,这个世界乃是不折不扣的物质世界,其发展变化由本身固有的科学规律所决定;不存在所谓的超自然神力,可以决定世间万事万物的兴衰存亡。西方的上帝,东方的佛祖,不过是人类心灵的一种虚幻崇拜而已。《论语·述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几千年前,老祖宗们就告诫大家,不要相信这些虚妄的东西。赵书勤对此深以为然。可以说,他是一个神论者。
所以,对于这次算命和认井的经历,赵书勤并没有放在心上;渐渐地,也就不知不觉地淡忘了。若不是刚才的抽签搅动尘封已久的回忆,他压根儿就不会想起还有这么一档子事。
俗话说,三人成虎。上次樊半仙说赵书勤五行缺水,命途不顺,赵书勤当时听后并不在意,认为那不过是樊半仙们愚弄大家的荒诞不经的鬼话罢了。可刚才抽签时,又接连抽到下等签,赵书勤就不得不有所触动了。难道自己真的会命途多舛吗?难道冥冥之中真有神灵存在,能够决定凡间人事?赵书勤心中嘀咕道。他不禁隐隐担忧起来。可他马上又安慰自己,认为这种荒诞不经之事决不可信,也不足信。自己不能自乱阵脚,动摇信仰。
然而,信仰就如同一张平整的白纸,一旦皱了,再想恢复原状,就有些困难。所以,赵书勤到底还是惴惴不安,内心的顾虑法彻底排解。
离开观音庙,赵书勤和何淑懿又继续沿着盘山公路向观音山顶行进。沿途不时有小吃摊供应各种美食。两人边行边买,一路品尝过去。
肚子七分饱时,两人已登临山顶。山顶也建有一个观景台。两人爬上观景台,迎着习习山风,极目远眺。炉江全貌,尽收眼底。但见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街衢纵横,犬牙交;车来人往,川流不息。鼓楼凌霄拔地起,铜鼓闻天震日月。银帽铿锵,苗寨妹子情深意切;芦笙悠扬,侗家汉子古道热肠。木叶飞歌响彻边城,多彩风情涌动清江。
何淑懿掏出相机,选择不同视角,将炉江全貌拍摄下来。
这时,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也前后登上观景台来。赵书勤漫不经心地瞥了两人一眼。这一瞥,顿时让他紧张起来。原来来者不善。那男的不是别人,正是昨晚被何淑懿暴揍的林郴生。
女孩赵书勤不认识,年纪跟何淑懿差不多,身材高挑,容颜秀丽。赵书勤连忙轻轻地磕了一下何淑懿,提醒她注意两位不速之客。何淑懿回头望着林郴生他们,粉脸唰地红了,但旋即又恢复常态。
林郴生他们也发现了赵何两人。
“淑懿,你们也在啊!”女孩兴高采烈地说道,径直朝两人走来。
“杨阳,你们也来爬山啊。”何淑懿讪讪地说,把手中的相机收起来。
“你们认识啊?”赵书勤悄声问道。
“我们一个班的。她叫杨阳,是林郴生的女朋友。林郴生也跟我们一个班。”何淑懿轻声快速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