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赵书勤开始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亦是他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残酷现实:蒙晓璐事实上已经变心了。刚才在两人从林城大学坐车前往国贸的路上,赵书勤将两人这么多年来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细细地回放和梳理了一遍,从中发现了一个隐藏在他们情感中间的致命的基因缺陷,那就是两人对这份感情的态度截然不同。
一直以来,赵书勤都是主动出击的一方。论物质上,还是情感上,赵书勤都是毫保留地默默奉献。反观蒙晓璐,她几乎没有主动付出过。物质上,赵书勤可以理解。毕竟,双方家境不一样。赵书勤这边要宽裕一点。他可以多付出一些。
但情感上,蒙晓璐也一样吝啬。她很少主动联系赵书勤,很少主动向赵书勤释放爱慕和思念的信号,更很少主动对赵书勤做出亲密的举动,完全没有热恋中人该有的状态。
蒙晓璐就像一只青蛙,赵书勤扎一针,她就动弹一下;赵书勤没有动作,她就十天半个月不见任何反应。如果说以前两人经常在一起,蒙晓璐又是女生一方,可以平淡一点,矜持一点,赵书勤可以接受,也不苛求。
可自从到林城念大学后,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蒙晓璐仍然没有主动联系过赵书勤。就是赵书勤主动把电话号码发给她,还发了好几次,蒙晓璐也是杳音信。
赵书勤不得不怀疑,两人的这段感情,成色到底达到多少。如果蒙晓璐真的喜欢他赵书勤,会一个月不闻不问吗?就像何淑懿,一天没有音信,可能就要发飙了。赵书勤觉得,原来所有的一切,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蒙晓璐根本没有真正爱过他。这也就可以解释,蒙晓璐的升学宴上,当宰喜侗寨的支书与人嘲讽赵书勤时,她为何能够冷眼旁观,而不是挺身而出,替赵书勤辩解,以及今天的态度为何如此冷淡了。
蒙晓璐的变心,是必然的。或许说,她其实没有变心,只是将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罢了。以前的种种,不过是逢场作戏虚与委蛇,敷衍赵书勤而已。
另外,蒙晓璐的父亲蒙正刚是做猪肉生意的。生意人往往都比较精明。蒙晓璐自幼在这种买卖环境中长大,势必会受到这种生意思维的影响,从而视一切,包括爱情,为买卖。唯利是图是生意人的本性。当爱情沦为商品时,所有的动机都是奔着价高者得而去。所以,蒙晓璐没有向赵书勤表露自己的心迹,或许就是一种待价而沽的策略。在她看来,她的爱情交易中,赵书勤并不是唯一买家,而只是买家之一,甚至仅为潜在买家之一。蒙晓璐对赵书勤的若即若离的态度,也就找到了合乎逻辑的注脚。
想到这些,赵书勤苦涩一笑,内心有如刀锥,阵阵剧痛。他决定返回炉江。
可转念一想,既然都来了,人为伴,自己一人就不能玩吗?大可不必。于是,赵书勤又决心留下来。赵书勤打算先找个饭馆随意吃点东西,填充一下饥肠辘辘的肚子。适才跟蒙晓璐逛得开心,一时忘了肚子空空如也。此刻,斯人离去,自己黯然神伤,肚子也开始闹革命了。
赵书勤踱进一家名为林城风味的饭馆,点了一份苜蓿肉盖饭。饭馆提供免费的紫菜汤。赵书勤要了一份,端到挨墙角的一张长桌边坐下来,边喝汤水边等待盖饭的出锅。
一旁坐着一个女生,肤白发短,体态丰盈。女生一边尝着豆腐脑,一边全神贯注地翻阅一本厚厚的书籍。
这时,赵书勤的手机响了。他摸出来瞄了一眼,发现是何淑懿打来的。赵书勤迟疑片刻,最后还是接听了。
何淑懿在电话里询问赵书勤何时回炉江,还说炉江学院又发生命案了:一个四年级男生被发现死在了化工系机化学实验中心第二实验室里。算上不久前的那一起,这个实验室已经连续发生了两起命案,现在弄得炉江学院风雨如晦,人心惶惶。
听到这里,赵书勤顿时又紧张起来。现在大抵可以确定,炉江学院隐藏着一个丧心病狂草菅人命的恶魔。赵书勤断定,此人必定就是在QQ上与他交流一氧化碳制造的那个“隐形人”。
炉江学院化工系的实验中心大楼有着一套极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因为里面存放着铊等剧毒化学品。师生进出,都要接受全身的仔细检查,既防止有人从实验室私藏物品偷运出来,又预防有人夹带关物品进入实验室,给管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上个月开学初期,系里组织新生参观了全部的五个实验室。进入实验中心大楼时,每人都接受了严密的检查。非经许可,几乎连一张纸都法带进。且非本系师生,不得阑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