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车后,赵何二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去找寻落脚的地方。
目下是雪乡旅游的旺季,客人较多,房源紧俏,需要及早安排。
二人先后查看了好几家民宿,何淑懿都觉得不满意:不是嫌条件差,就是嫌房价高。找了半天,脚都走麻了,最后才勉强相中一家。房间的布局、大小、装修等都算可以,就是价格偏高,一晚八百多。起初,何淑懿依旧嫌贵,不想要。
但赵书勤身上大箱小箱压着不少行礼,在冰天雪地里驮得汗流浃背,实在不愿意再折腾,便一口坚持要住下来。房价贵一点可以接受,只要能立刻卸掉身上的负担即可。这样,何淑懿也就不好再持异议。两人登记入住,且一次性付了三天的房费。
呼——赵书勤把身上的行礼甩在客房的行李架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累死我了。”赵书勤气喘吁吁地说道。
“我说不要带这么多行李,你偏要拿。害我都累成狗了。”赵书勤抱怨说。
在炉江尚未出发时,赵书勤见何淑懿大箱小箱地收拾了好几个,就暗暗叫苦不迭。他明白,这些箱子到时候还得自己来负担,便婉言建议何淑懿尽量轻装上阵。毕竟,此次东北之旅,行程也就三五天,没必要带这么多行礼。
可何淑懿自有她的主张,说东北地区寒冷,御寒衣物必须准备充足,防冻霜这些要带一些;旅途中,也可以读点书,所以把大学教材和其它读物也带上了。
这样,林林总总,准备了大小三四个箱子。因为教材等读本比较厚,所装箱子还是比较沉,携带起来,不太方便。
所以,赵书勤不免忧心忡忡。何淑懿往炕上一坐,沉吟片刻,忽地长叹一气。
“你知道我为何要带这么多东西吗?”何淑懿愁苦地问道。
“愿闻其详。”赵书勤郑重其事地说道。
房间配备有一些简单的茶具。赵书勤拿起茶壶,到水龙头下接了些水,放在电热水器上烧起来。
“我不想回去了。我想在这边过年。”何淑懿若有所思地说道,似乎下定了决心。
“啊,为什么呀?”赵书勤讶异地问道。
“我现在就是讨厌炉江。”何淑懿简单粗暴地回答道。
赵书勤不再言语。水开了,他把茶具仔细地冲烫一遍。然后,正式烧水泡茶。茶泡好。赵书勤沏了两杯,送到炕边。
“喝茶!”赵书勤柔声说道。
何淑懿扑进赵书勤的怀里,挥起粉拳在他的胸前不断地捶打。
“书勤,我好烦啊!”何淑懿焦躁地说道。接着,何淑懿向赵书勤倾诉自己不愿回炉江过年的心声。这事还是与宋司长有关。
原来,炉江准备修建一座燃煤发电厂。市里已经把相关材料上报省发改委。省发改委同意修建,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希望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支持,尽快将路条批下来。但国家发改委认为,炉江市产业基础薄弱,电力需求潜力不大。现有的电力供应能力完全可以满足炉江市当前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且,炉江本地产煤不多,修建燃煤发电厂,需要从省内其他兄弟市州调运燃煤。这疑增大了生产成本。综合各方面考虑,炉江建造燃煤发电厂,社会需求不迫切,经济效益不理想。国家发改委建议,该发电厂暂时缓建。待时机成熟,再行考虑。
然而,炉江市政府却不这么认为。市政府的意见是,炉江市拥有80多万人口,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不了多久,现有的电力供应将越来越难以满足全市的消费需求。
而且,炉江工业园区和炉江开发区也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未来的电力需求增长强劲。而炉江目前的电力供应完全依赖省内其他兄弟市州。万一哪天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电力供应中断,炉江人民就只能在黑暗中望电兴叹了。所以,市政府认为,修建一座炉江自己的燃煤发电厂,很有必要。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好。
市政府把自己的意见再次上报国家发改委。见炉江市政府如此执着,国家发改委于是就派工作组到炉江实地调研。工作组的组长就是宋司长。因为事关重大,工作组要在炉江逗留到年底。
当然,这个内幕是何教授告诉何淑懿的。何淑懿和赵书勤的此次东北之旅,也得到了何教授的支持。为了摆脱宋司长的骚扰,他也赞成孙女到外面躲一躲。有道是,惹不起,还躲不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