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黄东山脑子一转,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来为难陶喆。
“那投资呢,你预估这部戏需要多少投资?”
陶喆想了想,说到:“我对现在的影视行业并不是很了解,尤其是特效这块儿,我不知道多少特效才能拿下《挂篮高手,但我估计,这部戏的投资并不会很大。”
“哦,为什么?”
黄东山不解。
《灌篮高手火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一直没有被影视化?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部戏需要大量特效,投资成本很高。
否则的话,你看看周杰伦的《大灌篮,那就是一个典型的特效没做好的失败案例。
一场篮球赛,硬生生被他们打成了“破碎虚空”,就连黄易来了都得叹一声“服气”!
所以黄东山才不理解,为什么陶喆会说这部戏的投资成本应该不高。
但陶喆既然敢这么说,当然也有他的理由。
“我说这部戏投资成本不高,是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因:这部戏,其实不需要什么知名演员,我们全部启用新人就可以了。”
“全部启用新人?”黄东山又愣住了。
这种青春校园剧的题材,全部启用新人?
那不是意味着会失去很大一部分年轻粉丝,从而影响到电视剧的收视率?
但陶喆却振振有词的说到:“没,这部剧根本不用什么流量明星,只需要启用新人就好了。因为这部漫画,本身就有着数量庞大的书迷群体!”
对于这一点,黄东山倒是认可的。
《灌篮高手在水蓝星虽然不如地球上那么火,可依然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最起码像林渊雪她们这样的00后,都受到过这本书的熏陶跟影响。
那就更别说其他80后,90后了。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对于这本书有种刻在骨子里的美好回忆。
如果能把这些人全都拉回电视机面前,那即使是没有那些流量小鲜肉的粉丝,也足以让这部电视剧拥有庞大的观众群体!
而这样一来,自然可以省下一大笔邀请流量明星的片酬。
要知道,现在这些流量明星的片酬可不低,很多人的片酬,甚至占了一部电视剧成本的1/3乃至1/2。
像林渊雪之前的那部《相思泪,为什么赔那么多钱?
就是因为成本的40%,都用来请那些大牌明星或者小鲜肉了。
这还算是好的,有些电视剧,就是靠着流量明星的噱头来欺骗观众,所以他们的片酬支出,甚至达到或超过了成本的70%!
这样的分配方式,还有多少钱能留给剧组或是特效组使用?
而《灌篮高手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就等于把省出来的大部分经费,都投到了特效方面。
这样拍出来的电视剧,能不好看吗?
想到这里,黄东山也是对陶喆的提议感到非常赞同。
启用新人,一方面可以给剧组节省一大笔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趁势推出鹏达影视自己的练习生,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全部启用新人的话,电视剧的收视率能得到保证吗?
他看向陶喆,把这个疑惑提了出来。
可是陶喆却回应了他一句话:
“我一直认为,是收视率成全了流量,而不是流量造就了收视率。”他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