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进的这些妃嫔啊,一个个心比天高,她们是江南士族的后代,自诩出身清贵,腹有诗书,不同于满蒙贵女粗通文墨,没有才情。但现在是大清,是满洲贵族的天下,是满洲贵女的后宫,虽然她们不得宠爱了,但身份摆在那里。她们的母族早已经退出了权力中心,又有什么可骄傲的呢?只是还是不知进退,被虚缥缈的君恩蒙蔽了双眼,看不见这背后的步步惊心。不光在延禧宫与令嫔争锋,甚至闹得长春宫也不得安宁,皇后有些头痛,但即使是舒嫔与她们的争执,皇帝也明显偏爱她们,皇后也就冷了心,只约束亲近之人不与她们相争,何必呢,平白跌了身份。
想来她们也是满腹委屈的,可是又怎么办呢?世人总喜欢说什么,英雄不问出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毕竟太少了,对女子来说就更难了。
出身几乎决定了一切,她是满洲大姓的贵女,所以皇帝不喜欢她,也只是冷待他,苛待却也是没有的。而他们是汉女,又不在旗,天生就矮了她们一头。世情如此,端宁冷淡的瞧着这几个女子,她们明明穿着旗服,却仍与她们所有人都不同,她们行礼如仪,看着就形态优美,赏心悦目。只可惜长春宫之内此时人欣赏,更人怜惜。
皇后面色如常,含着合宜的微笑,慧贵妃漫不经心转一转自己的绿汪汪的碧玉手镯,端宁仍旧沉默,不一会儿长春宫就开始打起了言语机锋,看着那一些几句言语争端就泪眼朦胧,面色哀切,仿佛受了天大委屈的几个常在,她几不可见的嘴角抽搐了几下,皇帝就是这时候赶来救场的。
饶是他,面对要他评理的妃子,也不禁老脸一红,端宁就是在这种诡异而尴尬的气氛中,率先告退。
皇帝陛下满脸震惊,皇后眼中满是谴责,慧贵妃不可置信的看着她?
在这种重要的时刻她竟然自己先溜了,完全不顾辜的她,慧贵妃要气炸了,她不顾皇帝的诡异面色,也起身,硬邦邦的要走。
妃嫔们也是面面相觑,机灵的也一溜烟走了,皇后也……最后让皇帝陛下领着他受了大委屈的常在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