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后,数年如一日。
第一缕光刚照在青石镇的泥路上,镇中渐渐有了人语,形形色色的人步履匆匆。时悅叼着馒头就着茶水,这顿早餐就算对付了。“蓉姨,我出门了!”
“阿乔等等!”佩蓉从简陋的小屋中快步走出,手里还提着个小水壶,“把水带上,卖完包子米糕就早些回来,不准再去书肆找陈光买话本。
我这次去江城卖秀品,估摸着要十几日才能回来,你记得锁好门窗。”
“这次去这么远?又要去找乔奕?”时悦一边把小水壶挂在餐车上,一边琢磨,都十几年了,说不定乔奕早就没了,要不怎么会这么多年都不来寻她们?
说不定乔奕根本不记得她们,也就蓉姨是个死脑筋,非得年年去找。蓉姨日日熬大夜秀上许多秀品,嘴上说是为了卖秀品给她攒嫁妆,其实还是为了去找乔奕,不然为什么偏偏每次都换着地方卖东西?
时悦瞄了一眼每张手帕上都绣着的弦月图案,“渍”了一声,蓉姨这么些年没嫁人,恐怕就是为了乔奕,如果将来蓉姨成了她的舅母,她是万分愿意的。
“又在想什么呢?”佩蓉见时悦的两个眼珠子转悠转悠,就知道这小丫头又在胡乱想些乱七八糟的,于是伸手捏了下小丫头的脸。
“哎呦!疼!我都这么大了,蓉姨还揪我的脸,我不要面子的吗?”时悦揉了揉小脸,心里真为佩蓉感到不值,“乔奕真有那么好?让你费尽心思找他,又为了他这辈子都不嫁人?我看陈老板就不,人也和善,蓉姨要不要考虑一下?”
时悦想,若是蓉姨和陈光在一块了,她就可以每天都看不要钱的话本。
“乔奕是你舅舅,不可以直接称呼他的名字。阿乔天天说胡话,真是没半点大家闺秀的样子,若是挽挽还在,见你这样定是要怪我没教好你。”佩蓉敲了下她的脑袋,顺手将她脖子上的弦月玉佩塞回衣服里,“财不外露,这是挽挽留给你的,你要贴身收好。”
“娘亲若是在,只会称赞你把我照顾的如此体贴入微,还会夸你把我养的这般漂亮可爱,更会劝你另觅良人。”
“我不嫁人,这辈子就守着你。”佩蓉看着时悦的眼睛,笑了笑。
时悦“哼”了一声,“你才不是想守着我,你就是想等乔奕来娶你!乔奕是个负心汉,我若是见了他,一定拿大扫帚打他,我倒要问问他为什么让蓉姨等这么久。”
“阿乔!不准胡说!”佩蓉有些恼了,过了会儿,她又叹了口气,“阿乔还小,不懂大人的事情。”
时悦撅着嘴,反驳道,“谁说我不懂的,蓉姨一直把我当小孩,阿乔已经长大了!”
时悦偷偷看过许多话本,也明白许多道理,可蓉姨却一直把她当小孩,她不喜欢被说还是小孩子,如果她不是小孩,蓉姨就不用这么辛苦的照顾她了。
“阿奕他不是负心汉,他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麻烦,我要找到他。”佩蓉的声音很小,只有自己能听到。
“蓉姨?你说什么?”时悦伸着脑袋,凑近了些。
佩蓉笑了笑,点了下时悦的眉心,“傻阿乔,我说我要走了,你也快些去街上卖早点吧,不然误了时辰,大家该吃午饭了。”
“哦对!”时悦拍了下脑袋,“瞧我这记性,我得快些去,不然那些人该去别处买早餐了,对头家的早点哪有我做的好吃。”时悦一边说一边推着小车,推开院子的小竹门,没一会儿就不见了。
佩蓉如往常一样,等到视野里没了时悦的身影,才开始做自己的事情。她检查了下行李,嘴上又念念叨叨的,“阿乔真是长大了,可怜的孩子没了母亲,至于她父亲…就当死了吧…我这个做姨的该快些给阿乔备嫁妆了。”
青石镇位于姜国边界,从前北漠还在时,两国一有什么事,青石镇就最先遭殃。现如今曾属于北漠的土地被划分为南姜所有,威帝认为青石镇附近有军队,就没必要特地派人来管辖浪费人力,大多数官员都被他派去曾属于北漠的城镇看守,所以这里还是常有一些朝廷管不了的土匪山贼。
青石镇地处区域靠北,冬天极冷干燥,季节变换迅速,天灾是常有的事情,只有想不开的人才会来这儿安家。
唯一的好处就是距这儿不远处有守卫边境的军队,一些重刑犯也会被打发来这儿充军,所以大多数山贼土匪忌惮军队,才不会明目张胆的来青石镇打家劫舍。
时悦把小车停在以往的摊位,将热腾腾的包子馒头和米糕分别摆放好,陆续就有人来买。
时悦的早点生意一直比别人的好,因为她做的包子皮薄馅多,米糕又香甜软糯,东西卖的实惠好吃是次要,关键是她自小就知道人都是喜欢听好话的,所以每个来买早点的客人,她都会夸上几句。大多数客人见她长的漂亮可爱又会说话,久而久之就都来她这儿买早点。
小车前排队的都是熟客,时悦对每一个客人都维持着笑容,“赵屠户来啦,还是要六个肉馅的包子吗?”
赵屠户每天都来她这儿买包子,每次都是要六个肉包子,时悦有时会想,赵屠户长那么胖一定是因为吃太多了。
赵屠户摆摆手,“今天买八个,这些天活太多,得多吃些才有力气杀猪。”
赵屠户指了指远处的早点铺,“那家生意跟你比差多了,还是乔丫头家的早点最好。”
“主要是您家的猪肉新鲜,我这儿生意才好的,都是托您的福。”时悦将包子打包好递给赵屠户,心里腹诽着赵屠户还是少吃点好,时悦经常听到赵屠户的老婆说他像个大肥猪,想到这儿,时悦笑得更灿烂了。
摊位前人多,时悦给赵屠户宣传了下,赵屠户别提多高兴了,又看到漂亮丫头灿烂的笑容,他的嘴都咧到了脑袋后面,“往后你来我这儿买肉,我给你多便宜些,再让我那婆娘给你送过去。”
“那就多谢赵屠户了。”
送走了赵屠户和许多顾客,忙忙碌碌两个时辰,带出来的早点也卖的见底了,剩下的几块米糕她还得送去书肆换话本。
时悦照常先回家,把小车推到院中的角落,再喂了鸡鸭,最后把竹门关好就抱着米糕朝书肆的方向去。
时悦家在青石镇的北边角落,书肆在青石镇的最南边,每次去书肆都要走好久,但时悦一想到能看话本就不觉得远了。
有时候时悦总在想书肆的生意不好一定是因为选的位置太偏,但又因为生意不好,陈光才会同意用米糕换话本。
陈光是个好人,偶尔他会拿新话本给时悦,时悦有时会希望书肆的生意可以好些,有时又希望书肆的生意不好,这样陈光才会把卖不出去的话本都送给她。
经过闹市的时候,路边又多了几个乞丐,时悦把米糕紧紧抱在怀里,生怕一不注意就会被乞丐冲上来抢了去。
时悦每次看到衣衫褴褛的乞丐总会心生怜悯,但时悦如果给了一个乞丐吃的,就会有更多的乞丐问她要。她连自己都顾不住,更别提帮别人,最好的做法就是直视前方,一眼不看边上的乞丐。
走着走着,一个头发脏乱衣服破旧的小女孩拦住了她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