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栖桐:“丞相大人,对于百姓而言证据并不重要,他们只需要一件事来证明他们的推测。”
接下来的两天,天麒帝果然如镇国将军所说装作无事发生,正常召集大臣处理天临城的重建事宜。
君梓晨也如凰栖桐所说的那般日日进宫帮天麒帝做事,陪天麒帝用膳,就像是从没听过流言一样。
天麒帝对于君梓晨这几日的表现很是满意,日日带着君梓晨去景仁宫同皇后一起用膳,晚上也会留宿景仁宫。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天麒帝以为的那样,流言随着时间消散下去。反而是愈演愈烈。
一开始只是在百姓之间流言,天下学子虽然质疑天麒帝是否有是的行为但苦于没有证据。
直到某一天百姓之间忽然传言:
天麒帝嫉恨尊卿王功高震主,在尊卿王得胜归朝的时候派人刺杀尊卿王。好在尊卿王吉人天相,并没有让奸计得逞。
随后天麒帝又指使原顺王在中秋宫宴刺杀尊卿王,但是被尊卿王侧王夫当了攻击,天麒帝眼见事情败露,竟将过错全都怪在了自己的儿子头上。
搞不好群玉楼之事都是天麒帝指使原顺王做的。
几次计划不成功,天麒帝就接着地动的机会,冤枉尊卿王罔顾伦常惹得天罚。
几次三番诬陷忠臣良将,天麒帝终于惹得了上苍怪罪,降下天火,烧了承乾宫,以作警示。
这样的传言最开始只是在百姓之间流传,天麒帝最开始仍是没有在意,正是因为没有在意,才让流言愈演愈烈,传到了广大学子耳中。
学子们自发地在皇宫凌阙门前静坐,要求天麒帝给出交代。
天麒帝先是让禁军出面解决这些学子,然这学子就像是无穷无尽一般,抓走一波又来一波。
甚至这些学子背后的学院因为学子被抓一事都纷纷去关押
学子的顺天府闹事,要求顺天府释放学子。
学院的夫子在文人中都有着极高的声望,顺天府尹不敢对他们动手,只能进宫求见天麒帝。
天麒帝无奈只能下令释放学子,而引发的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学子在凌阙门前静坐。
天麒帝正在御书房发愁,就听蔡许来报:“陛下,镇国将军、丞相大人、太子殿下求见。”
几人进来给天麒帝行礼,天麒帝就像是见到主心骨一样,赶紧让几人起身:“爱卿啊,如今学子们在凌阙门前静坐,让给给个交代,朕该如何是好啊。”
镇国将军:“陛下放心,臣这就带兵将那些人都抓起来。”
君梓晨反对:“陛下不可,那些学子都来各大书院,那些书院在天下文人之中声望极高,不宜轻易得罪。”
镇国将军:“那太子殿下以为陛下如今该如何?”
陈丞相:“老臣以为,这些人在凌阙门前静坐,无非是想让陛下认错,若此陛下只要让他们如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