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大踏步的向着前宫走去,只不过这一次,带来的高手,全都留到了殿外。只有王富贵、太子、韩云、璇漪仙子和念安走进了大殿。满朝文武,全都眼巴巴的看了过来。他们知道,今天是决定天下命运的一天。决定新君的一天,更是决定他们自己脑袋的一天。无论是东林党,还是其他党,无论是六爷党,还是太子党,全都翘首以盼,心惊胆战的等着结果出来。终于,脚步声越来越近,他们看到了。看到了身穿龙袍,头戴帝冕的六皇子,和满脸泪痕的太子殿下。无数太子党成员,如遭雷击。这一刻,再也没有人跳起来,大喊六皇子是乱臣贼子,以下犯上了。龙袍都穿到身上了,还争什么?六爷党的官员们,一个个眼睛都亮了,看到王富贵身上的龙袍,比看到亲爹都亲,恨不得扑上去狠狠的亲几口。但能够混到朝堂之上的大臣,哪个不是人精啊,就算是心中再激动,也能走到面不改色。他们知道,现在还没到他们弹冠相庆的时候。..走到门口的时候,韩云和璇漪仙子以及念安,便不动了。六皇子与太子,继续往前走。二人,走到了群臣的最前面。六皇子面向龙椅而站,而太子,则走向了龙椅下方,那一直都属于他的位置上。至少,在宣读圣旨之前,这个位置,就还是属于他。太子面向群臣,面色悲痛,沉声道,“诸位,父皇在得知本宫就是暗害岳元帅的主谋之时,勃然大怒,气血攻心,气结心脉,已然……病逝,驾崩于寝宫之中。”闻言,众臣大惊失色,纷纷跪倒在地,大声痛哭。“陛下,您怎么就这样离开了啊。”“陛下千秋万古,一路走好啊。”“皇上,老臣侍奉您二十多年,你怎么就先老臣一步而去啊。”“吾皇……吾皇圣明仁君,治理出太平盛世,乃千古一帝也。”所有大臣,悲痛欲绝,甚至都有老臣当场哭晕了过去。他们的悲痛,并非全都是假的演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一个人,从小学习和接受的教育,便是忠君报国。皇帝,就是天。更何况,有的老臣,比皇帝继位还要早做臣子,在这朝堂之上与皇帝共事了二十多年,早就处出了感情。尽管他们知道,皇帝迟早有驾崩的一天。尽管他们,每天从早到晚战战兢兢,生怕帝王一怒,血流千里。尽管他们,有的支持太子,有的支持六皇子,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皇帝抱有深厚的感情。毕竟,这个皇帝,是个难得的明君,是个精明强干,勤劳节俭,开创了一个太平盛世的好皇帝。他对外抵御外敌,手段强硬,绝不妥协。他对内,不增加赋税,赈灾及时,改善民生,惩治贪官污吏,不劳民伤财,继位二十多年,连一座宫殿都没有盖过。这样的一个皇帝,很难让百姓不爱戴。皇宫内,离钟九响。天子驾崩。全京城百姓,在听到这钟声后,全部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怔怔的看向皇宫的方向。很快,便有一个卖肉的屠夫,扔下了手里的杀猪刀,跑到街道上,跪地嚎啕大哭起来。紧接着,酒楼的小厮,马行的伙计,布行的掌柜,钱庄的东家……无数人,奔出家里,来到街上,望向皇宫的方向,跪地大哭。皇帝驾崩,理应全城缟素,百姓在家哀悼。但他们没有,他们就这样直接奔到了街上,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形象,跪地大哭了起来。他们无法抑制心中的悲伤,全部都跑了出来,跪在地上,发泄自己心中的悲痛。这个皇帝,在太子的眼中,是一个要求严苛,给了他太大压力的父皇。在六皇子眼中,是不共戴天的杀母仇人,是一直要把他活活逼死的人。在朝臣眼里,他是一个独断专行,对朝堂把控力度极大的恐怖独裁者。但在百姓眼中,他外抵强敌,内安社稷,减轻赋税徭役,从不穷兵黩武,也不骄奢淫逸,不劳
民伤财,是一个勤俭节约,对百姓极好的明君。在这二十四年里,百姓安居乐业,国力蒸蒸日上,每个人提起皇帝的时候,都会竖起大拇指,真心的祝愿他可以活到万岁。现在,他驾崩了。百姓们痛不欲生,只能用哭声来哀悼这位明君。他不是一个好父亲,但绝对是一个好皇帝。朝堂上。百官的哭声,完全不比百姓们要小,他们心中的悲痛,也都是真的。但他们知道,他们不能像百姓一样一直哭下去,肆意的宣泄心中之悲痛,他们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百姓们可以不管国家大事,但是他们身为国家栋梁,还是要稳住朝堂,稳住天下社稷。国不可一日无君。他们哭完之后,纷纷站起身,重新把目光,投向了面前的太子。太子拿出圣旨,将其展开,大声念道,“大行皇帝遗诏!”众臣再跪,这一次,六皇子也跪了下来,听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王贞,德才兼失,地惟长嫡,位居无极,却亲小人,远贤臣,疑忧兄弟,不孝父君,勾结内外,残害忠良,毁我大川之根基也。朕念于此,痛心疾首,此然朕之愧也,朕立储君不明,是为……昏聩之君,朕罪己于此。朕承祖庙之训,为天下社稷之计,废王贞太子之位,贬为庶人,着令刑部关押,审讯罪行,定罪论处。钦此。”太子念完之后,双手高举圣旨,跪地高呼,“臣认罪,谢主隆恩。”他跪在地上,解开头上的太子发冠,脱下身上的四爪龙袍,恭敬的叠好,放到地上。至此,他不再是太子,而是庶人,罪人。“吾皇圣明!”众臣跪地高呼。六皇子直起腰来,看着地上放着的那一袭太子龙袍,眼神复杂。多少年来,他无比渴望着,幻想着自己能够穿上那身衣服,站在龙椅如今,那身衣服,扔在地上,他却再也没有了任何想要得到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