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帝一惊,心想后有李傕和郭汜前面又来了一伙兵马,我今天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正当献帝惊魂未定的时候,一匹马飞快的跑到献帝跟前,马上之人滚鞍落马就跪到了献帝面前。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先前派往山东的使者。
“报陛下,曹操尽起山东之兵已经到眼前了,请陛下吩咐。”
献帝一听原来是曹操的人马,忐忑的心才放下来。
献帝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快快有请曹爱卿。”
曹操率领手下众将来参见献帝,纷纷跪倒在銮驾前。
“臣等来迟,使陛下受惊,还望陛下恕罪。”
献帝亲自上前扶起曹操:“曹爱卿快快请起,原来疲惫不用行此大礼。”
正在此时后面报事小卒来报说:“国舅董承和杨奉敌不住李傕和郭汜,正败退过来。”
献帝用目光看向曹操。曹操笑道:“陛下不必惊慌,今日就是李珏和郭汜这帮叛军的死期。”
曹操说罢,立刻命曹洪领先锋部队去接应董承,然后亲率大军随后杀来。
那李珏和郭汜的军马本来就不如曹操的军马精锐,更何况连日厮杀,哪里是曹操的对手。和曹操的大军一触即溃,曹操乘势围住掩杀,李傕和郭汜竟被杀死在乱军之中。
历时四年的李傕和郭汜之乱就这样被曹操轻而易举的平定了。从此曹操正式登上了东汉王朝的政治中心。
曹操护送献帝和众大臣回京,献帝封曹操为司隶校尉,假节钺,(独自有生杀大权),兼职尚书。把李傕和郭汜的三族尽灭。从此曹操开始把持朝纲,朝中大臣有很多畏惧曹操的势力的,都纷纷辞官回家。
曹操看到目前朝廷对自己不信任的形势也一筹莫展,并且更让人头痛的是长安城遭遇四年大乱,老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废,现在粮食也紧缺,就算是自己的军队和朝廷大臣每天也食不果腹。
正在曹操苦恼的时候,门外天子使臣到,曹操急忙请入。原来是献帝为了感谢曹操救驾之功,特意派人送来金银财宝犒赏曹操。
曹操谢恩完毕,看到这个使臣面色红润不像是挨饿之人,于是十分惊愕的问道:“敢问阁下尊姓大名?在这大灾之年面色如此红润实属罕见,莫非阁下有余粮吗?”
使臣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岂敢私藏余粮,在下董召是也,因为常年吃素,所以面色看起来比较红润而已,其实也跟众大臣一样食不果腹。”
曹操一听说是董召,早有耳闻,长安城著名的贤士啊!于是赶紧向前施礼:“原来是董召兄啊!久闻大名啊!目前长安缺粮,朝廷又人心涣散,请公教我。”
曹操就是这点好,遇见困难以后不耻下问,还能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从来都不自以为是。
董召一看曹操如此诚恳于是也放开了心扉对曹操说道:“明公提虎狼之师占据京都,明眼都能看出来,这朝廷就是在你股掌之中啊!众大臣不服,也是觉着在自己的地盘上,你是一个外来的,就是依靠军队的才能在朝廷说一不二。大臣们都有防范之心啊。”
曹操点点头:“谁又能明白我的心思啊!我怎么能学董卓那样的逆贼呢?”
董召接着说道:“目前不是明公的心思有没有人能看懂的问题,我们只论眼下的形势是这样的。”
“请董兄教我!”
董召摆了摆手说道:“岂敢说教,只不过是在下的一点点意见,还望明公斟酌。眼下最迫切的就是粮食问题。明公何不趁此缺粮之际,以寻粮食为名来一次迁都呢?离开长安这个根据地则众朝廷官员必须依附明公。岂不是一举两得?”
曹操略加思索道:“你是说再搞一次迁都吗?恐怕朝中大臣必然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