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两口子对王东岳始终耿耿于怀,王东岳官做得越来越大,他妹妹却从来不上心找找。
这老两口是春泉大学的老教授,还都是法学教授。当年,他们希望王东岳也能学法学,只是王东岳不想,他依着自己的性子考了长宁师范大学,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双学位,回春泉一中当了语文老师。
王东岳还有个妹妹,叫王晓荷,比王东岳小两岁,据说生她的时候,拂晓,天蒙蒙亮,春泉大学的春晓湖里,荷花正盛,王晓荷因此而得名。王晓荷自小受宠,王教授两口子什么好东西都给她留着,王东岳都有点嫉妒她。王晓荷遂了父母的心愿,没离开家,在春泉本市上的大学。王东岳读大三的时候,王晓荷考上春泉大学法学院。
那年暑假,王东岳没回家,留在长宁实习。王晓荷要来长宁玩,王教授两口子提前给王东岳打了长途电话,确认了火车到站时间,让他准时接站。王东岳倒是准时去了火车站,却没接到王晓荷。
王晓荷失踪了。
那个年代,一个女孩半路失踪,报警能找回来的概率是五五开。王教授两口子一个教刑法,一个教宪法,门生故旧遍布公检法司,动用一切能动用的资源,可以说是把春泉长宁两个城市翻了个底朝天,铁路公安把沿途所有的车站都翻了个遍,也没找到王晓荷。这不仅是王教授两口子的痛,也是王东岳的痛。
王教授两口子痛的比王东岳更深,每当想起王晓荷失踪的事,两口子都会埋怨王东岳粗心大意把妹妹给弄丢了。哪怕是王东岳在仕途上逐步高升,每次回到父母家,也会被父母数落。
王东岳的官越当越大,不管他顶着什么样的官衔回去,迎接他的依旧是一堆埋怨,王教授两口子说他就知道四处找关系升官发财,就是不知道使使劲找找他妹妹。王东岳心里苦,这哪里是不想找,二十年了,想找,也是难上加难。
每次回家都是不欢而散,王东岳也不好跟父母解释,他还是继续把精力放在工作上,迫切的希望更进一步。在各级官员看来,王东岳是个能力很强的干部,加上父母门生故旧的加持,还有个省委常委的老岳父,前途量。
王东岳心里很清楚,在他升官发财的路上,或者有意,或者意,或者是别人扔给他的,或者是他主动接过来的,有很多雷。任何一个雷爆掉,他都会万劫不复。他只能尽力往高处爬,才有能力拆掉或者掩盖身后的雷。
这些雷里面,最早出现的,是郑晓倩。
郑晓倩是王东岳的学生,也是王东岳从高一送到高三的第一批毕业生。王东岳长得有点像郭富城,英俊的外形、渊博的知识、磁性的声音折,外加中英兼修,折服了一众女生,包括郑晓倩。王东岳是他们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教英语的是柳叶,王东岳的同学。郑晓倩高考完的那年暑假,王东岳和柳叶结婚了。好多女生既祝福王老师,也为王老师这么早结婚痛哭,包括郑晓倩。随着她们上大学的上大学,工作的工作,为老师结婚痛哭这件事,成了这些女生的青春回忆。
郑晓倩有个特点,长得很像王晓荷。
郑晓倩考得师范,读美术教育,毕业后回一中当了美术老师。一中是个初高中都有的中学,郑晓倩初高中都教。美术老师在中学阶段存在感不强,除了给那些艺术生做专业指导,郑晓倩没什么正课需要上,她也乐得轻省。
郑晓倩的爸爸郑弘毅已经是春泉市城建局的一把手了,很快就要调去人大政协,准备退居二线。老来得女,就这一个闺女,宠得不行不行的。郑晓倩没什么经济压力,上课,工作,她并不感兴趣,更喜欢花花草草,写写画画。唯一的压力是没有对象,爸妈催得紧。
上大学的时候,郑晓倩倒是谈过一个男朋友,是临省一个县长的公子,俩人谈得不咸不淡,大学毕业,各自回家,自然分手。工作之后,周围女多男少,郑晓倩眼界又高,很难遇上入眼的。在一中当了两年美术老师,被各路热心人拉去相亲数回,没碰到一个中意的,大家私下里传着郑晓倩太挑了。
郑晓倩有自己的主意,宁缺毋滥,男人,一定要找自己喜欢的,也得喜欢自己,不能将就,毕竟这是一辈子的事。一中的教导主任,柳叶,有一次碰到郑晓倩,提了一嘴,说市图书馆有个叫贾运兴的小伙子,正式在编,是她大学时闺蜜的外甥,单身,闺蜜让她留意着姑娘呢,问郑晓倩有没有兴趣。郑晓倩没答应也没拒绝,说先去图书馆看看。柳叶知道年轻姑娘的心思,也没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