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要)学圣人讲谦让
增金增福寿年长
百忍百让福(福气)占(才)长(长久)
妻子敬夫夫爱妻
妻贤夫善日子美
和睦家庭人敬慕
唔可用气搭(和)乱为
莫叫双亲愁心里
男唱:
劝子嫂呀爱贤良
子嫂团和有相帮
前世有缘同船渡
今世有缘共家堂
珍惜今生好时光
女唱:
邻舍(居)相处爱祥和
愚来往共下坐
出门三步有相问
谈起家常乐呵呵
有帮有扶快乐多
男唱:
做人要做正经人
世间百业都爱人
敢吃苦来敢拼搏
靠才智来靠聪明
苍天唔负苦心人
……
夜色愈发浓重,由于第二天还要坐船远渡重洋,虽然意犹未尽,骄阳被妻子扯着衣角怏怏离开。回到大酒店后,便和娇妻睡在一张床上,白天舟车劳累,两人不久便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骄阳和妻子办好退房后,到附近的小食店吃了当地有名的“七极地”腌面煮汤(材料为瘦肉、猪肝、猪心、猪腰(肾)、猪血、猪油、粉肠、湿面、蒜蓉、葱)后,便再次来到电船码头准备登船。而此时的电船码头人头攒动,父母儿女,正在演绎着生离死别!妇女带着年幼的孩子,痛哭着和自己的丈夫相拥而别,多少对父母,噙着热泪,正依依不舍的和自己的儿子女儿挥手告别,两眼红肿,哭成泪人,大有一种生离死别的感觉。骄阳携妻登船后,泪水也止不住在眼眶打转,有山歌道——
送郎送到电船头
一江春水向东流
哎(哪里)有利刀能割水
哎(哪里)有利刀能割愁
遥望屋夸望归期,
转来又能知几时
小江流水长又长
阿嫲(母亲)目汁(眼泪)长滴滴。
电船在江中卷起千层浪花,骄阳携妻坐在发出突突声响的电船中,遥望挺拔的塔山,悠然的小江水,江中撒网的渔翁,微风吹动摇曳发出沙沙声响的竹林,如一帧帧美景浓绘在一起,构成一幅千年渡口所特有的山水画卷,家乡的美景是如此令游子魂牵梦绕,骄阳的双眼不由得湿润了起来……
骄阳经千年渡口搭乘电船后转乘海轮,在海上颠簸漂洋过海,去了番片……
若干年后,在海外的骄阳和弟弟向阳联系上后,寄了1500元给向阳建新房子。
后来,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出生的故土,向阳一家人坐渡船过去,到骄阳的出生地见骄阳。
骄阳除了给弟弟向阳赠送了一辆凤凰单车和一部全自动冲洗的相机外,还向当地作了捐赠,分别捐赠了一部面包车和建一座大桥工程款。
年长一点的儿子骄阳去了番片后,阿洁婶为了生计,只得进山挑炭。
在小江的旁边,有一座高山,拔地通天之势,擎手捧日之姿,因其山形如一条大蟒蛇而被人称为蟒蛇嶂,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宛如一个充满空灵的世外桃源,碧水青山、田野古道、小桥流水、山里人家、明净淡雅,如诗如画,让人神清气爽,韵味穷。山上常年云雾缭绕,烟波浩渺,白练腾空,如梦似幻;溪旁丽藻春葩,草长莺飞,树影婆娑,野芭蕉、五指毛桃等恣意生长;山间蛙跳蝉鸣,凫趋雀跃,泉水叮咚,组成大自然最和谐的天籁之音,放眼是奇花异草片片,巨岩怪石累累,古木参天,老藤铺地,有诗云:
半在山间半在天
云遮雾绕邈难言
松风犹议旧时事
嶂顶山南山北边
蟒蛇嶂风景美如画,漫山花海,鸟如花香,飞瀑流泉,泉水清凉透澈,小鱼溪中乱蹦,溪流途经茂密林木,山高谷深,悬崖陡峭,是一个典型的原生态峡谷。山中绿叶吐翠,繁花似锦,百鸟啾鸣,蜂蝶狂舞,艳阳当空,山中蒸腾的水气,化为朵朵绚丽云彩,在山壑之间飘荡,像一匹匹彩练,缠绕在崇山峻岭之间,白鹤在彩练中穿梭而过,有道是:
似云似雾林间鹤
如醉如痴石上松
古人云
好一个仙神呆的地方
今人道
好一个天然空调
这么一个的世外桃源的地方,就是阿洁婶进山挑木炭的地方,阿洁婶用她羸弱的肩膀、腰板、脚板,做起了挑夫,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
“由于父亲死后母亲田地少又要养活我兄妹,只好到蟒蛇嶂去担炭维持生计。就和同村的村民一起去担炭,凌晨2点钟就出发,到当天下午三时左右才回到家。每年过年的年货都是从杂货店先拿回来,过完年后,再把挑炭的钱来兑杂货。那时粮食非常紧张。母亲每年春夏都到江背改(挖)土伏来充饥,晚上做细(干活)回来,用咸菜泡汤充饥过日子。”向阳说。
伴随着念亲一天天的长大,阿洁婶开始下田种地了,但阿洁婶一家三口只有一亩三分地,光凭一亩三分地,怎么能养活一家三口人呢,为了维持生计,阿洁婶不顾产后体虚,毅然拿起扁担到蟒蛇嶂去挑炭维持生计。
初始进蟒蛇嶂挑炭,由于要照顾年幼的孩子,早上忙完了才出发进山去挑炭,进山时会遇到一些挑夫已挑木炭出山了,挑炭的路十分遥远,从蟒蛇嶂蛙湖挑到绿藤,足足有共20多公里。
阿洁婶拿着一条扁担,头戴一顶斗笠仍遮挡不住布满岁月的脸,沿着山路一直前行,沿途风景虽好,阿洁婶闲情雅致去享受,路上也会偶遇一些熟人。
“好久不见,去哪里呀?”
“去蛙湖挑炭。”
“好身体呀!”
“没办法,生活所逼。”
阿洁婶顾不上闲谈,继续匆匆赶路。
阿洁婶到达蛙湖的木炭窑时,已是晌午时分,简单吃了自带的干粮和水。捆好的木炭一捆一般有50斤左右,一担共100斤,阿洁婶是妇道人家,担100斤行走20多公里山路,已大大超出了女人的承受能力,于是阿洁婶挑了较小捆的木炭,一担也有近80斤,用扁担挑在肩上,一摇一晃的开始出山,经过蟒蛇嶂林场时,有一个卡点,阿洁婶在卡点登记好后,又继续汗流浃背的挑着木炭一路前行,当阿洁婶把木炭挑到绿藤圩时,已到了傍晚时分,收购木炭的门店差点就关门了,老板给阿洁婶登记后,给了阿洁婶一些钱,阿洁婶接过后,小心翼翼地放进了的裤袋里,然后背着扁担,疲惫的回家。
“哎哟!”阿洁婶突然一声惨叫。借着月光,才发现自己的脚上多了一把山猪绊(剪)。在阿清叔英年早逝后,阿洁婶、向阳和念亲经常遭受尽村里恶霸瞎眼狗的凌辱,关于那段凄惨历史,小佳作了以下表述。
“瞎眼狗把死蛇哥死老鼠死鸡死鸭等从窗扔进,在父亲(向阳)还细个时候,阿婆(阿洁婶)挑炭晚上回来,在屋前,被人挖了近似山猪绊,上面用泥土掩盖,放上树叶,底下放老鼠剪去话,阿婆同父亲(向阳)都被老鼠剪剪过。
“阿婆挑炭唔田转,叫父亲带等老妹(念亲)来,床上眠等哩(在床上躺着),冇裤着(穿)个话,又经常会犁尿(小便失禁),尽乌仁去钳(任由苍蝇去咬),胡孙猴就(对)父亲(向阳)话,去喊(叫)愚老妹畀捱(我)屌(ia5插)话,向阳就唔肯话,胡孙猴就把父亲按倒,裤脱开来话,屌向父亲屎窟(f5洞穴)眼哩(屁股洞)上屌话落去话(插进去)。
“阿婆早早冇老公,经常畀人家欺负,且冇田冇地,孤儿寡母。
“念亲生出生后,经常会叫父亲带人,念亲就经常眠呀桌上去,净乌仁(苍蝇了去钳(咬)佢呀,阿婆带等两个细人里,唔使食系咩(不用吃是吗),又冇田冇地呀,佢就去蟒蛇嶂挑碳,下夜唔知几点回来哦。月光还冇落嘿,就去蟒蛇嶂挑碳,从早上吂天光(没天亮)就去,挑转来都晚上半夜三更了。一担碳也就几块钱,所以念亲就冇人带,就跌呀门口稻田旁边个那口井里。”小佳说。
滩涂虽然险阻,但生活还得继续,疗伤好脚的数个月后的一天,天刚蒙蒙亮,阿洁婶煲了一小锅的粥,蒸好番薯后,并未叫醒还在睡梦中的孩子们,又拿起扁担,匆匆上路,继续到蟒蛇嶂挑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