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这两日瞧着养的不错,脸色可比前几日好看多了。
连婧函很开心,祖母跟父亲都同意她当夫子了,那就是真的。
连如信没纳妾,就周氏自己生,虽说现在家里也高兴,可是四年生出俩孩子的速度,并不算快。
周氏用胳膊肘点了一下连如信,“大家都瞧着呢,我自己好手好脚的,用不着你管这么多。”
连芸更是欢喜的多喝了好几口果酒,“小孩子的话最灵,她说小弟弟,那就一定是弟弟。”
“如信说的没错,这会儿个天大地大都不如你的肚子大,别想那么多,怎么舒坦怎么来。”连芸这个时候格外的善解人意,顺着连如信的话,便宽慰了周氏两句。
四年生了俩孩子,也没什么可以炫耀的。
连如信倒也没有恶意,妻子有孕,高兴也实属正常。
连如信也不在乎,笑眯眯的再次给周氏夹菜,“你如今特殊情况,谁人也不会与你计较的。”
所以,她还可以在父母跟前,肆无忌惮得耍小性子。
他想要看眼前,那么连如期偏偏就连以前的提出来。
“你多大年岁了,平日里胡说也就算了,当着你姑母的面,胡说的什么。”连母无奈的训了连如期一句。
“这是自然。”
“咱们都是一家人,这话就见外了。”两位长辈,客气的同彼此说话。
“爹,爹,我也要。”跟前的婧函嘟起来了小嘴,大家都说母亲肚子里有小弟弟,所以所有人都该围着母亲转,可是她更喜欢以前,所以连如信光照顾周氏,婧函不满的开口。
要是连如期没在这,这话安红韶还真不好接,偏生连如期这个人,有什么说什么,谁也不惧怕。
只是,连如期在跟前真的不一样。
“你呀。”连芸瞪了连如期一眼,“红韶可莫要听他胡说,三年抱俩,五年抱三,才成。”
下头连如信,给周氏添菜,嘘寒问暖,照顾的格外的用心。
她这个弟弟一说出来,大家都跟着欢喜的笑了起来。
都说,多子多福。
连如信刮了一下婧函的小嘴,将人抱在腿上,“好,爹也来喂你。”
巡抚回京述职,除了禀报各地庶务,还有各地以后想要怎么发展,都是需要国库拨银子,或者盖文书的。
那么多巡抚,皇帝能记住多少个,连如期在御前提一句,不定皇帝还能多留意。只要夫君说的不错,该批的估摸就能批下来了。
联姻是为什么,就是为了两家相互扶持。
至于细枝末节的事,连芸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去就是了。
同连芸说完,连如期又看向了连如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