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偶尔会把我画的图发给她看看。毕竟是同学5年,深度交往了4年多,我俩在很多审美意识上高度相似,况且聊其他的都是尴尬,总不能问她和上司的恋爱谈得怎么样吧。
她忽然问我,“你最近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心中咯噔一下,难不成哪个大嘴巴把我的事告诉了她?我私下都恳请过小伙伴们,若遇上芷若,我的糗事不要提。
我回,“怎么啦?”
“你的设计方案,明显风格大变呀。以前都是干净的线条和简单的图形,基本都是纯粹的肌理对比,色彩不多;现在怎么有点蓬皮杜(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了,解构、冲突,还开始用重色。”一旦进入专业讨论,芷若就开始出现大段文字,不再是几个字的短词短句。
原来是这样,我放下心来,避重就轻的说,“都是现代风格,偶尔也要调整一下手法嘛。”
后面我们开始了畅聊。还好,最近即使玩物丧志,我的专业是一点没落下,这个得益于工作和炒更的双重压迫,在被压榨下的获益。同时也因为日益大的开销,我赚钱是更加努力了,毕竟年轻能熬夜。
最后的最后,我实在忍不住,小心翼翼的问,“你最近怎么样?还在谈恋爱吗?”
芷若迟迟未回,我以为完了,话题终结了,于是郁郁的睡觉去了。
第二天上班时,打开QQ一看,芷若回了,“不好……我能见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