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张燕大婚(2 / 2)

到了女方家,便被安排入座就餐,厨子是嬴政调来的,食材也是。

吃饱喝足,便只待迎亲。

“陆家有女初长成,品貌端庄,婀娜翩跹,长发及腰,待字闺中。”

说的自然就是陆瑶了,她在屋里也能听见外面的声音。

“且看那一少年,张府公子,雄姿英发器宇轩昂,眉间心上点滴柔情。行三书六礼,三媒六证,今亲迎这闺中佳人。”

按理说该叫张老爷,不过谁叫张燕年轻,听到夸赞自己,张燕也只好双手抱拳,向四面八方行礼致谢。

“呈迎书曰:锦衣、玉器、大雁、牛羊悉数丰足。并赋诗一首:“浮世万千,吾爱有三。一为日,二为月,三为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

显然这诗不是张燕做的,不过不影响,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周仓几人看得是张燕的笑话,普通百姓就是看的热闹了。

“即刻,着霓裳,备红账,鸣鼓乐,只为新嫁娘。”

这是提醒新妇换衣服,准备出阁了。

顿时鼓乐声响起,一曲百鸟朝凤,引得众人陶醉。

是为正妻,才如此庄重,新婿亲迎,三书六礼一样都不少,只是有点赶时间,省略了一点而已。

但即使如此,也让同村之人好生羡慕,这下陆家这丫头,可谓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没有人嫉妒,这是她应得的,当初救下张燕的时候,有人叫他送到别家去,她没送,如今别人转身过来迎娶,这是属于陆瑶该得到的待遇。

换衣上,持续了半天,外面的人等的都快不耐烦了,里面才出来一个丫鬟通知说换好了,真是让人一阵好等。

“慈母为女梳红妆。”

妆是大早上就化好的,现在就只等徐秀给陆瑶行上头礼。

“一梳愿儿他乡多雨带油伞,二梳愿儿酷暑可以轻摇扇,三梳愿儿寒冬莫忘添衣裳,四梳愿儿多子多福无离散,五梳愿儿无病无痛心肠宽,六梳愿儿无风无雨常相欢。”

分离是痛苦的,母亲看着女儿出嫁,尽管眼中饱含泪水,心中万般不舍,但也不能阻碍,只能紧紧抱住,沉默不语。

外面的人,只能看见一个影子,不过也没人说什么了,上了年纪的人,很多都经历过,差别可能就是自己当年成婚没办的这么大气。

良久之后,还不出来,张燕也变得有些焦急了。

“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做春,不许满面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

新婿崔妆,徐秀凝望待嫁之女,心头思绪万千。

陆瑶一声“娘!”

梳妆打扮,成人成家,往后余生,要靠自己了。

“娘也不能给你做些什么了,以后的路要你自己走了。”

徐秀眼中含泪,很想哭出来,但今天是女儿大喜的日子,终究还是忍住了。

“新嫁娘,出闺房。”

在母亲的陪伴下,陆瑶身穿汉服,手拿雀扇缓缓的走了出来,惹得张燕眼前一亮。

“母亲传家训。”

父亲早已不在,本该由父亲来完成的一环,还是由母亲来完成了。

“平肩,闭膝。”徐秀相当严厉。

“为女从母,为妇从夫,相夫教子,持家有道,方圆有归,张弛有度。从今以后,谨记家风,常望故土,别无他念。儿行千里,安心远足,父母不送。”

越到后面,一字一顿,越来越慢。

“初见倾心,再见痴情,难得眷侣,两情相悦,凤姿龙章,携手康庄。新嫁娘,出阁了!”

千般呼喊万般等待,最终张燕,还是携手美娇娘,向着上谷城而去。

这里的习俗就是,子女出嫁,父母不跟着,不过这都不是事儿,嬴政在帮张燕给的聘礼中,就有豪宅,敢明儿个搬过去就行了。

只要不和女儿女婿住一起,也没人说闲话。

迎亲的队伍远去,徐秀也无奈的整理好思绪,收拾着剩下得烂摊子,余下的村民也统统道喜,帮着一起收拾。

女儿结婚成家,其实没什么可怕的。你不是少了一个女儿只是多了一个儿子而已。

张燕迎娶美娇娘,作为狐朋狗友的周仓关胜,自然是不会放过他,行完同劳合卺之礼后,便把新妇送入房中之后,便伙同黑山军的士兵给张燕灌酒。

张燕是谁,他怎么会怕人灌酒,你来我接着便是,最终,张燕被惯得跟死狗一样,被人扔进了婚房。

在扔之前,不知道是谁为了帮助他,还把他脱了只剩一条底裤。

听到门响,而又久久不见张燕动静的陆瑶,过来一看,才是又好气好笑,新婚之夜,就这么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