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刑 上(2 / 2)

君子六艺 待在船上 0 字 2021-03-25

左为形右为声,而东的象形文字是由木和日以会意之法造字,木和日为象形之法造字。

“冻”的字形结构也较为复杂,并不亚于“刑”字。

“因为刑字难以追根溯源,”梅雨诗解释道,“冻字能追根溯源到象形之法创造的文字,而且造字过程清晰,意义明了,我能以形向你演示,助你理解、领悟,从而学会这种较为复杂的文字。”

好看的眉头皱起,如水的眼眸里流露些许困惑和无奈。

“象形、指事、会意之法创造的文字最容易学会,因为它们大多在天地之间有原型,形声之法造字,能追根溯源到基础结构,分析出造字过程的,也容易学会,最怕的就是刑字一类。”

江向南想起了自己刚学英语那会儿,兔,兔子两个长耳朵,所以兔就是二,这类好学好记。

“为什么无法追根溯源?”

六艺和中国古代的六艺相同,至少字面上是相同的,其中的六书也和他知道的并无区别。

形声法造字,很多所谓的形声字只留下一个名义,或是只具备形,声则相差十万八千里,或是只具备声,形则沾不上边。一方面文字在发展、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省形、省声的情况,还有就是古音、今音的变化。

所谓追根溯源也就是寻找文字演变的历史。

联想到这些,江向南心头难免又浮现出由来已久的困惑,为什么这个世界的文字和地球上完全相同,甚至连每个文字的读音也一模一样。

标准的简体字,标准的普通话发音。

从甲骨文开始,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再到他所处的时代通用的简体字,文字一直在演变,这种演变是因需求而发生的。

比如小篆,又名秦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制度,废除大量异体字,因此成型。

在百年耻辱的年代,一批有识之士认为应提升国人知识水平,最基础的就是提升识字率,文字简化运动因此诞生,却因为战乱和部分所谓文化元老强烈反对而偃旗息鼓。数十年后,战乱平息,扫盲和文字简化再次被提上日程,简体字因此诞生。

这个世界并未经历过以上的历史,为什么会有完全相同的文字?

口音的变化远比文字更快,更杂,原因有很多,比如地形割裂、政治割裂、交通不便等,长久下来就会形成方言。

这个世界只有一种方言——官话方言。

国与国之间,城与城之间,口音有不同,但都是以正音为基础。

正字、正音,也就是简体字、普通话,以礼的形式在君子之间传承,继而影响着整个世界。

这让江向南想到另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六艺是如何诞生的?

以“礼”为例,凶礼塑造的令签,有“斩”“监”“刑”“缚”四字,以及他持有的融合四种力量的令签,有“令”字,都是简体字。

梅雨诗也曾跟他说过,正音、正字是“礼”的入门课程。

将简体字和普通话融入到“礼”当中,如何做到的,又是什么用意?

“这件事我也向丁姐姐询问过,目前所有文字的追根溯源都来自史官家,可即使是他们也没有更详细更确切的资料。”

“战乱将所有古籍都毁灭,现在最古老的典籍其成型年代也在朱雀国建国之后。”

六艺诞生于朱雀国之前,因此正字、正音也成型于朱雀国之前,没有更古老的典籍,追根溯源便无从谈起。

梅雨诗对已数千年未变的事并无太多好奇心,随口一提,“我来教你刑字,对刑字我的领悟也不深,你自己要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