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打井(1 / 2)

艳阳之下,河畔之上。

黄笼县的百姓坐在地面上,望着那早已干涸的河道,这些人嘴唇干裂,双眼失神,一直盯着那河畔。

气氛十分的萧条。

心中祈求着有水流从上方流下来。

半个多月的截流,黄笼县的百姓早已苦不堪言。

水乃生命之源,更是万物之灵。

他们有食物,可现如今连起锅生米的水都没有。

无论是百姓,还是将士,皆处于一种悲观的态度,若是按照这样子下去,不足两日,他们黄笼县城二十万百姓无一例外,皆会被渴死。

“城主来了!”

“城主来了!”

“城主来了!”

……

河畔尽头,大批的士兵朝着这方走了过来,百姓闻言并未露出惊慌的神色,反倒露出了些许神采,升起了一丝希望。

在黄笼县百姓眼中,城主无所不能。

莫非……

城主想出办法来了?

肯定是!

众百姓齐刷刷的看向士兵后方,带着憧憬,带着希望。这是一种信仰,一种信任,一种无与伦比的魅力。

在黄笼县,也就城主有这种待遇。

士兵排成两道,呈夹道欢迎之势。

众人面露疑色,颇为不解,城主和蔼可亲,一向喜欢低调,为何这一次会如此高调,似乎这一次出行不同寻常,仿佛预兆着什么。

难道是那位大人……

众人带着好奇的目光朝前看去。

天召殿下的传说,早已传遍整个黄笼县,可其尊容却是很少有人见过。

乱世之真龙,大周之天子。

寿与天齐,欲与苍天借神物。

各种传言纷至沓来,版本不一,但大都是对其的赞美,似乎都在表达着一个事实,此乃仁君,是大周的救世主。

传闻天召殿下乃是上苍派来的真龙天子,与天齐名。

传闻天召殿下实力强悍,龙胆虎魄,一人独闯千军万马。

传闻天召殿下智谋超群,谋虑之深远,仿若智多星下凡。

传闻天召殿下一人便可敌千军万马。

传闻天召殿下……

士兵之中,首先映入百姓眼球的是一名略显英气的少年,以及他旁边众人熟悉的老者,城主大人。

人生初见,惊为天人。

“这天召殿下好年轻啊,比我家阿莲还要年轻上三四岁吧!”

“天召殿下岂是你家阿莲能比的!小心天召殿下听到了,治你大不敬之罪!”

“天召殿下才不会呢!传闻天召殿下宅心仁厚,便是对自己的臣子亦是舍命护之,如此仁君,千年难得一遇!”

“此等仁君,我等须得爱而戴之!”

“现在便是我们北国,亦是乱如毛球,多事之秋,哎!”

“但愿天召殿下能够……”

……

听着周围百姓百姓各种称赞的话语,李天召面无表情,心中却是窃喜万分,他的信仰值涨了不少,这倒是意外之喜。

对于此时才一点信仰值的他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俗话说得好,信仰高于一切。

黄轼银眉含笑,恳切道:“殿下仁德遍传天下,深受黄笼县百姓爱戴也是情理之中!”

李天召转身看向黄轼,这老小头,倒学会奉承自己了。

倒也不以为意,吩咐道:“让你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殿下吩咐之物,微臣不敢怠慢!”

“上来!”

随着黄轼的一声令下,十名壮兵走了过来,他们每个人拿着绳索,铁锹等东西,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让周围的人大为不解。

这十名士兵要干什么?

伸头探脑,皆想知道这些士兵要干什么。

突然。

整个河畔四周响起了几道声音,空谷回响,荡气回肠,如那神明一般。

“黄笼县,被围半个月,城中水源几近耗绝!”

“本殿下悲悯天下,突然有感,寻得一求水之法!”

“当下!”

“开挖凿井,造福黄笼县千秋万代!”

天召殿下的声音传遍整个河畔四周,众人左顾右盼,脸色之中多是震惊之色,这声音如同天威一般,回荡在四周,更似神邸。

天召殿下是神仙吗?

为何他的声音能够传遍四海八荒,这是神仙之能!

神仙!

天召殿下一定是上天派下来拯救他们这些黎民百姓的。

没错了,天召殿下就是神仙!

所有的百姓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到了,直接跪拜在地,高呼:

“天召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天召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天召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

众黄笼县百姓的声音震响九天,如同雷动,好似电闪,回荡于上空,惊传天下。

李天召目光微诧,这就跪了,自己的后手还没上呢,这古人这么好忽悠的吗?

“叮!恭喜宿主获得一点信仰值!”

“叮!恭喜宿主获得三点信仰值!”

“叮!恭喜宿主获得两点信仰值!”

“叮!恭喜宿主获得两点信仰值!”

“叮!恭喜宿主……”

“……”

听着这接连不断的提示声,李天召的心情顿时间就美丽起来了。

人啊,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此时的李天召便是如此,对于信仰值无比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