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巴司机挣的钱虽然没有外出务工多,但外边还要租房子,来去往返的车费并不低,综合算起来,在外边干,还真没有在村里干能存的多。
还自在。
在自己家乡一家人一起生活,比当个孤零零的漂泊异乡客幸福得多,自然就那么呆下了。
客车司机的职位,一坐就是好几年。
干这行,除了挣钱外,干的活对他来说也要相对简单、轻松。
轮班制、早六点晚八点半、夏天还有风扇和空调吹,他还能有什么不满足?
比厂子里轻松多了。
虽然早上要早起一些,但晚上下班要早,还不随便加班,也有的放假,他是越干越喜欢。
最喜欢的就是能和村里的,镇里的,外来的人聊天儿。
什么八卦不是从人和人的交谈中来的?他这个活跃在八卦第二线前列的人最有话语权了,每次下班还能和家里的老爹老娘、媳妇儿聊聊自己上班时候听来的八卦。
都赢过他娘好几次了呢!
对于陈林婆口中说的“楼”,他也知道那么点消息。
一开始陈林婆不提他都差点忘了,幸好被提醒了一下。
不过也没事,在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家里人也都会互相说那么几句,让他们小心着点,也不要漏什么意外。
但陈林婆都跟他说了,好心提醒了一下,那肯定需要道谢的,之后再从家里带一两斤蔬菜或是其他什么东西的来送给她。
人情不就是你来我往中逐渐加深的嘛。
对于那栋“楼”,他们西溪镇的人,上了年纪,或是有些消息途径,消息灵通些的人,都知道有那么一栋奇怪的,要人命的楼。
一直很忌惮,就连平时说话不小心提及,都会自动断开话头,连忙呸呸呸,似乎要将坏运气给全部呸出去,嘴里还会嘀咕着有怪莫怪。
平时他们会自动,刻意的忽略那栋楼,但一到这个时候,就会人们就会忙碌起来,告诉别人的,等别人告诉的,或者自己看到时间猛然一惊的,什么都有。
小辈不相信,但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可是信得很,尤其是那几例前车之鉴过后。
孩子们是必须嘚看好的,谁家的娃不是宝贝呢?
至于其他人嘛,该谁谁,都那么大了,谁还不会管好自己呢?管不好就自己摔倒去,别想让她扶,她个老婆子也是很不容易。
原本还“沉迷”于外界顺着车滑过去的景物,面无表情的发着呆的时候,耳中突然跑进了什么什么“楼”的,眼神一正,有了神采。
将视线移回来,望向神色正经凝重的两人身上。
他俩刚刚的话,她没怎么听清,注意力都不在这里了,自然没有太注意,十分也就只有两分注意放在这。
被触及到“触发字”后她迅速反应过来,视线、听力,统统准备好了。
最近她被这个平台的任务整的,整个人都不好了,“楼”这个词更是她的铭、感点,一听见什么关于楼的对话,就特别激动。
连丹妮立马停止了自己无意义的发呆行为。
而在她没注意的方向,有两个青年人,也动了。
一阳光一温润的两个青年也是听到“楼”字的时候动了动,左边的那个的耳朵也跟着动了,眼看着两人的状态好了许多。
身上因颠簸产生的酸疼感都不重要了,感觉上也没那么难以忍受了。
就在三人怀揣着期待等待老太继续开口呢,结果人家说了两句就不在开口了,任凭他们怎么望眼欲穿也都不管用。
两个青年眼巴巴地盯着白发伴黑白发长的老太想要听她多说一些消息,连丹妮的视线也一直在老太和司机的身上来回徘徊,等待两人继续话题的同时顺便观察两人。
老太不开口了,司机也不说话,两个人异常沉默。
颠簸路上行驶的大巴车上没了热闹的说话声,倒显得有几分空虚。
要在平常他们是能有多感动就多感动,然而现在,他们宁愿不要这份安静,哪怕那老太太多唠叨唠叨,多描述几句,最好是详细到不行,哪怕添油加醋都没事,只要让他们了解一下这个老太所说的“楼”在哪里就好了。
他们有种感觉,他们好像真就那么简单的找到了知情人士!
激动得不得了的两个年轻人,差点没掩饰住就直接冲过去跑到人家面前。
陈林婆子也是溪水村的人,六十年前嫁到溪水村后一直生活的很好,日子平平淡淡,不说大富大贵,却也平安喜乐。
除了前些年,不知道是六年前还七年前开始,直到如今的每年七月初,村子里总会莫名的出现怪事儿。
除了七月初那些天,其他时候倒也都顺利。
这次也是这么个原因,因为乱事出现的时候差不多就要到了,而司机建成是她公公的弟弟,她三叔公的儿子,她也就那么顺带着说了一句。
让人家注意好家里的老幼,一定要保护到位。
提醒着让人生起心思去保护孩子,这需要多少句话?
对于村外人来说,他们无法保证,但只要是他们溪水村,西溪镇溪水村里的人,只要说一两句,不用太明白,遮着掩着都能说,说了定能叫人家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