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星君想要将星力进行存取,则需要在冥想状态之下给这个“星力星纹”打上灵魂烙印,将“星力星纹”转化成独一无二的灵炁。灵炁,存储在星君体内星海的“星辰”当中,为星辰增光添彩,成为星海体系的一部分。
星君体内每一颗星辰星等亮度越高,能够“照亮”的区域越广,意味着感应方圆也越大。但是,感应方圆之内要求是对九色星点的绝对掌控,因此是不允许有一星半点的“黑暗”。于是,可以想象将一颗星辰相当于是一根火把,在光亮的边缘处才能点亮另一根火把,在另一处边缘再点亮另一根火把.......最终,将火把连成一片火海,就是感应方圆实际能够掌控的区域。
于是,也就不难理解,当星力持续的消耗之下,感应方圆、精神力都将受到相应的影响。
言归正传。
神族在天狩族群魂士云纹的启发之下,尝试着为驯兽进行奎金纹的加附。
如果将妖晶内的星纹的灵炁以及妖晶本身视为是魔兽的“星器”,则加附在魔兽甚至魔王身上的奎金纹自然就相当于是“纹器”了。
在这种理论基础之上,神族得到了一种全新的“星兵”:鎏金兽!
不过,鎏金兽最难以攻克的一点其实是如何让魔兽、魔王“使用”纹器。
无数次的尝试过后,神族发现妖晶内的星纹之所以称之为“种族天赋”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其他任何一个种族的妖兽都无法使用异族妖晶内的星纹;换言之,如果想要为魔兽、魔王加附奎金纹,只能是在妖晶星纹的体系框架之内!
神族扫灭了不知几何的种族,要想解决这个小问题自然是信手拈来。既然要在妖晶星纹的体系框架之内,自然是不用考虑比魔兽目前品级更低的妖晶星纹了,要不......就用舍利子吧!妖兽的舍利子,是妖晶晶化过程当中的随机产物,受妖兽自身以及外界的共同影响,不是爆发了晶化就必然可以得到舍利子的。
舍利子对于妖晶而言,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典范!
魔王需要渡过天劫才能将舍利子晋升为龙珠。妖兽从湮灭之地这一块巨大无比的石头兽巢当中诞生,修炼出妖晶,然后晶化得到舍利子,最终为的是石球状的龙珠,这一个轮回算是返璞归真了。
通常认为:舍利子内的星纹,比之前妖晶内的星纹,是至少高出了半品的。
因此,将妖晶星纹的体系框架之内,如果加附了对应的舍利子的奎纹,相当于是硬生生的将魔兽甚至魔王拔高了半品!
这样的鎏金兽,如果再签定了灵契,骑士与妖兽心有灵犀,几乎可以视为合二为一之后提高了一品的品级!
其实,魔兽、魔王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包括妖晶在内的角纹、甲纹等等部位的总数量。三纹、五纹之数的即为魔兽;七纹、九纹之数的即为魔王;无论是“三、五”或“七、九”,其实都是龙纹的“一部分”,龙族就是拥有了完整的龙纹。
妖兽晋级为什么模样的魔兽,视它的倒生树晋级路径而定;而魔王或者灵兽最终晋升为龙族后,具体长成什么样子,也同样要看它们的倒生树晋级路径。但是通常有几个部位的星纹是不可或缺的,譬如说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或有羽翼,或有喙,不一而足。
此时开口向路小为索要骨哨的兽主,旁边趴着一头鎏金兽!
路小为先是低头看了自己腰间的佩囊一眼,打开来,再抬头大致目测了一下那一位兽主所站位置,便也猜到了多半是自己从佩囊当中取出那一枚顺风船行少东家的印信时被对方在好奇驻足观看三羽星舟上的争吵之时,无意当中看见了印信旁边的那一只骨哨。鉴于骨哨、骨埙等等的零散物件是放在一起的,那一位兽主多半也看到了骨埙。
舍利子的材质极为独特,似玉似骨,表面有晶莹的光泽缓缓流淌;舍利子的星纹,不再是玉髓内的那种絮纹,而是更接近于龙珠表面的龙纹,但是同时又并不完整,看上去有些残缺不全,也认不出对应的究竟是哪一种妖兽。星神殿、星殿对这种舍利子表面的残缺星纹,与旋龟甲片上加附奎金纹时所形成的龟裂,通常便是以甲骨文统称之。在旋龟甲片上通过奎金而得的龟裂,是祭司通过星念之术来占卜的其中一种方式,据说是元始天神对祭司的“回复”,当中蕴含着玄妙至理。
路小为有些为难的拿手指在腰间的钩子上轻点着,看着很有一些迟疑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