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眉目如画来形容这个女子有些不恰当,因为她的容貌在明心看来只是清秀而已,但是她就现在那里,轻轻地浣洗着衣服,明心竟然找不出其他的词来形容她。
她站在小河边就独自成为了一道风景,初吐花蕊的荷花也不过是这幅美丽图画的点缀而已。
镜中少女露出一截白藕一般的手臂,秀美的衣服随着她纤手的挥动在水中舞动起来,似乎有一绝世的舞者正在翩翩起舞。
可能有些无聊,少女将头轻轻放在左膝上,只用一只右手惫懒地浣洗着衣服,眉头微蹙,似乎思索着什么,可能是想到高兴的事了,少女轻轻一笑,衣裳从手中脱落,即将被河水冲走,少女慌了神,右手猛地伸入水中捞起衣裳,却溅起好大一朵水花,打湿了自己的衣襟,也弄花了自己的妆容。
清秀的少女突然之间就成了一副落汤鸡的模样,但是这番狼狈的样子却显得她更加生动,也更加美丽,至少,在明心的眼中是这样的。
明心看得有些痴了,少女清秀的脸庞上有多少滴水珠他都一清二楚,眼见着少女发梢上的一滴水珠即将落下,明心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来,想要接住这一滴不解风情的水珠,浑然忘却了自己只是在看一面镜子。
明心的手已经伸出一半了,却又被他生生地遏制了这个举动,原本准备接住少女发梢滴落的水珠的手,变成了一个挠头的动作。
这并非是明心心血来潮,而是头真的很痒,似乎正有一万只虫子在头上蠕动一般。
明心急不可耐地挠着头,当手触碰到头皮的时候,是他最难忍受的时候。
没有想象中的虱子满头,只有不断冒出的黑色发茬。
如果说明心先前的头发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话,那么此时已是“满池荷花含苞待放”了。
远远看去,明心的头上似乎蒙着一层青色的雾霭。
抓挠着自己光头的明心有些理解师父给自己讲过的一段故事了。
故事的主角还是那四个妖怪和一个和尚。
话说他们经历了不少磨难之后终于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一个女人的国服。
是的,女儿国,一个只有女性但是依旧繁衍不息的种族。
这个国家的百姓、官员乃至国王者,都从未见过男人这个神奇的物种,如果不是和尚一行人地到来,或许她们永远都不会亲眼见到长辈们口口相传的“男人”,也永远不会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除了女性之外,还有另一种性别。
果然,靠着一口泉水繁衍生息的她们对和尚一行人的出现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心,同时也对和尚和妖怪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哪怕这些妖怪都极为丑陋。
而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是男的而已,和尚一行人的出现就如同传说中的圣人出现在世俗人的面前一般,除了对传说的好奇,更多的是对创造这个传说的人本身的向往。
很明显,女儿国的人更偏向于后者,因为,她们的国王决定“纳和尚一行人为妃”。
当然,说是纳他们为妃,其实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已,女儿国王的最终目的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尚。
和尚俊郎不凡,兼之一身正气,更有不畏前途艰险,万里求取佛门真谛的高尚人格,更是让他显得卓尔不群,尤其在四个丑陋的妖怪的衬托下,试问哪个少女能不倾心呢?
女儿国王初次见到和尚便沦陷了,爱得身不由己,爱得无可自拔。她疯狂对和尚示爱,甚至对和尚说“我不惜以一国之富,招你为夫”,用情之深,入情之深,可见一斑。
面对女儿国王的深情切意,一片丹心,纵使和尚是佛门万年难得一出的天生佛子,也难免沦陷,他仍然是人,不是佛。佛可以断绝七情六欲,但是他不行。
同样被莺莺燕燕包围的四个妖怪在皇城外等待着和尚的决定,他们本就不是佛门的信徒,只不过是被和尚的人格和武力所折服,不得不踏上这一条求取真理的道路,自始至终,和尚都是这个团队的绝对核心,他的每一个想法都深深影响着其他人。
妖怪们身陷温柔乡,心却紧系皇城,他们不敢动用灵觉窥探,只得焦急地等待,神情平静而心底忐忑之间,对身旁的佳人视而不见。
倒不是说伺候他们的人长得有多么不堪,恰恰相反,每一个都是女儿国中拔尖的美人,但是作为饱经世事的大妖,他们的心智早已坚定如铁。
但是就算是这样,在想起皇城内的和尚时,他们也难免会出现忐忑的心情。
纵然他们并非是自愿踏上这条路的,但是如果连和尚这样他们仅见的“完人”都倒在这一路的磨难之下的话,他们就难免会怀疑这个世界是否真的有佛,如果有,那为何连和尚这样的人都不能成佛?
在大妖们的心中,和尚是他们的仇人,但也是他们最尊崇的人,无关情仇,只因他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