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不久,院子中就来了一支全副武装的守备队。
这支队伍为首的是一位身着铠甲,后背背着一杆大戢的重装战士。
他站在队伍最前方,原本喧闹的院里众人感受着他身上散发出的威势,逐渐安静了下来,李乾也极力的让体内的真气运行速度慢下来,免得被这名千夫长看出来,他还不想现在就暴露自己守卫者的身份。
等到院里彻底安静下来后,千夫长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很满意这个效果,“咳咳。”他清了清嗓子道:“我叫武钊,是这支队伍的千夫长,这次由我带队,负责护送你们到各自的农场中去,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你们每个人安全送到,所以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听从指挥,若是有人在路上敢闹什么幺蛾子,哼!”这一声冷哼威胁的意思不言而喻。
仅凭这一点就足以看出黑金城守备队对农场的重视,只是为了护送两三百名农场工人去农场,竟然就出动一支千人队。
很快这些工人全部都被分配好了各自的队伍,李乾竟然就在武钊负责的那一队当中,不过他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武钊作为千夫长,当然有原则护送路线的权利了,他肯定是选择了这些离着城市稍微近一些的农场。
黑金平原实在是太宽广了,如果要将这些农场工人挨个送到各自农场,这样做太浪费时间了,所以这一千人被分成了十支小队,千夫长武钊亲自带一队,其余每队由一名百夫长带队,每支队伍负责护送一队相对顺路的工人。
李乾注意到武钊看了好几次他别在腰间的一丈威好几眼,李乾心中忐忑的想道:“他不会看出什么了吧?”
武钊仅仅也只是在看了几眼,并没有做出其他行为,李乾松了一口气。
分配好队伍以后,十支队伍便出发了,浩浩荡荡的行进在街道上,每支队伍的守备队队员分成两列,一左一右的将这些工人们保护了起来。
出了黑金城的城门,李乾终于见识了黑金平原的广阔,一眼望不到头。
现在接近收获时节,田地中名叫普斯谷的农作物都快要成熟了,颜色由绿转黄,金灿灿的随风起伏,看起来煞是喜人,一股粮食独有的清香飘荡在空气中,让人心旷神怡。
田地间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高十米左右的台子,这些都是用来做警戒用的瞭望塔,每个瞭望塔上站有一名守备队的队员,每座瞭望塔上都有一个大铁钟,一旦发生情况,只需要用力敲响大钟,这些瞭望塔就能及时的发现危险,并将险情传递下去。
除了瞭望塔,偶尔还能看到有守备队队员在田地中来回的巡逻,为了保障农作物的安全,守备队还真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用了两天时间,才到达了李乾所在的一百六十九号农场,他们这支队伍出发时一共三十一名工人,在到达一百六十九号农场前,李乾前面已有十三人到达各自的农场离队。
看来那个农业司的工作人员还真没有骗他,给他分的一百六十九号农场还真是算离着城市较近的一个农场。
被分到一百六十九号的并不只有李乾一个人,除了他以外,还有另外一个身高接近两米,皮肤黝黑身体精壮的年轻人跟他一样。
这两天的路途,李乾知道了这个年轻人叫包大壮,倒是跟他的身材还挺配的。
包大壮今年二十一岁,家中双亲健在,没有兄弟姐妹,一家人都住在黑金城了,他并不是专职在农场工作的,他父亲在城里做了一点小生意,他平时都是在给父亲帮忙,只有在收割的季节才会来农场工作,因为这段时间的报酬最多。
大壮性格腼腆,不善言辞,从来不主动跟人聊天,一个人的时候也总是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这点倒是跟艾伦挺像的。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乾觉得他格外亲切。
武钊在与一百六十九号农场的负责人做好交接后,便一刻不停的赶往下一个农场了。
一百六十九号农场的负责人叫刘长青,是一个随时都笑眯眯的中年男人,个子不高,看起来倒是很精干。
每个农场的负责人都是农业司的员工,他们拿着农业司的丰厚的薪水,若是农场产量高,还会有额外的奖励,所以他们对工人都是相当客气的。
农场共有两栋用青石垒成的房屋,一栋是工人的宿舍,一栋是负责守卫这里的守备队们的驻地,两栋房子之间隔着不到两百米的距离。
刘长青先是在仓库给李乾和包大壮分发了工作服和生活用品,床铺被套什么都有,虽然都不是全新的,但都清洗得干干净净,每人还有两套全新的工作服。
不得不说,农业司对工人是真的不错。
领完东西后刘长青又带着两人来到了分给他们的宿舍,宿舍不大,倒还算得上整洁,宿舍里放着四间床,有两间床已经铺好了,看来是有人住了。
刘长青看了看二人,笑眯眯的道:“今天天色也不早了,一会儿就吃晚饭了,你们赶了两天路,也累了,今天就好好休息一天吧,以后有什么需求尽管叫我。”
李乾道了谢,刘长青推门走出了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