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苏杭 遍寻文武家2(2 / 2)

“原来如此。”

“风姑娘南下中原,想必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有要事在身,这我亦知晓,不过在下亦有要事在身,不知咱们二人所说的要事是否为同一要事?”

“凌兄为何如此肯定?”

“你的眼神,还有你身后那四个下手,我想你此次前来中原,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军队靠两物养着,粮草和兵器,粮草可以劫掠所获,但没有兵器,就没有军队一说,又不是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一帮乌合之众,拿着木棍子就敢上战场,那是自寻死路,风姑娘此次南下,应是为了此事。”

“凌兄果真好眼力,那你此次前来难不成也是为了兵器?以你的身份,万千刀枪剑戟还不是随手可得,何必亲自前来?”

“普普通通的刀枪剑戟对付一帮老百姓可以,要真的两军对峙,仅有这些破铜烂铁可不行,那得有神兵利器才可。”凌末风悄声道。

“神兵利器?”

“也罢,看在你是甄传玉的人的份上,我便告诉你……”

“等会儿,为何是看在甄传玉的面子上?”风遇秋打断道。

“因为他的武功及其势力可以助我一臂之力。”

“哼,笑话。”风遇秋不屑道

“风姑娘何出此言?”

“你知道甄传玉是何人?他会反宋么?”

“他全家都是被官府杀的,不反难不成还尊么?”

“那是官府杀的,不是朝廷杀的。”

“有何不同?”

“官府是官府,朝廷是朝廷,甄传玉要是能够如你所想的话,我也就不会与他闹翻。”

“竟有此事?”

“故你就不要想着甄传玉会助你一臂之力了。”

“哼,只要我有了神兵利器,少他一个甄传玉又如何?”

“你就不担心我将此事告诉他?”

“你若是如此,那你这辈子就别想反宋复唐了,况且,风姑娘是聪明人,怎会如此做?是吧。”凌末风笑道。

“嘻嘻,凌兄真是风趣,那你的神兵利器现在何处?”风遇秋一听神兵利器四字,哪里还听得进去其他话语?

“也罢,带你前去瞧瞧亦是无妨,就在距此地十余里开外的山谷之中,七年前,我在那里秘密建造了一处采石场,表面上为皇上采集名贵石料,可……多说无益,随我去吧。”凌末风站起身来,笑道。

风遇秋为多加思虑,叫上东南西北四人一齐跟了上去。

不出半个时辰,一行人便赶到了那处山谷前,一瞬间,一处巨大的山洞出现在众人眼前,风遇秋见状,扭头道:“你们四人留在此处等候,我去去就来。”

秦南州等人闻言,知趣的走到一旁去了。凌末风让一众随从守在门口,和风遇秋二人悄悄进了山洞之中。

二人进入山洞,就着昏暗的灯火,走了数十丈之后,渐渐地,火光逐渐出现,洞中愈来愈热,穿过一个拐角之后,风遇秋见到了一个隐藏在七、八座高山之中的方形地段,方圆不小,一眼望去,得有一百余士兵,他们站在木楼上,看守在木板子上的工匠,那些工匠不多不少,正好两百人,然后在木板下是平坦的山地,数千人聚集于此地,哐哐当当地敲打着手中的钢铁,那就是神兵利器?

“这么些人,能做出什么神兵利器?”风遇秋不屑一顾道。

“风姑娘有所不知,这些人都是来自后周的神兵营的后人。”

“后周,神兵营?”

“周世宗柴荣领兵作战,可谓是百战不殆,后人还以是知己知彼?哼,笑话,还不是靠了这些神兵利器。之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神兵营全数解散,除了一些火器之外,他们带走了全部的武器,逃至边疆隐居,从此不见人世,可是却被我发现了踪迹,被我发现之时,一帮神兵营就剩二百人,其余的老的老,死的死,真是时不我待。”

“所以你就招募了他们,为你做事?”

“每人一万两白银,助我起事之后,各个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享用不尽,若是你,你会如何选择?”

“佩服,佩服,那么,所谓的神兵利器,可否让小女子开开眼界?”风遇秋笑道。

凌末风笑了笑,不说话,从一旁的架子上,拿过一只浑身短刺的小圆球,圆球不过半个拳头大小。凌末风微微一笑,忽的向着前方一扔,扔出数丈之远的坑里,圆球坠地竟发出砰的一声响,火光四散,还有些噼里啪啦的碎片声。

风遇秋见此情形,不由得暗暗叹道:“若是此球在人群中炸开,十余人皆会被伤。”

凌末风又拿出一个东西。

风遇秋细细一瞧,朗声笑道:“这不是连发弩么?千年前便已有了。”

“那些个连发弩不过十只箭,十丈之远,我这把连发弩可装二十四只箭,箭可飞三十丈,威力极大。”凌末风说罢便装上了六只箭,他双手拿着弩身下方的机关,轻轻一按,六只木阀顿时打开,咻地数声,六只羽箭齐刷刷地飞出,落在了三十丈外的石头上。

风遇秋高声道:“有了这把连发弩,何惧蛮夷的骑兵?即便是步兵也可以名正言顺的与其一战。”

“蛮夷?何方蛮夷?”

“辽人。”风遇秋斩钉截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