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唔唔……啊哇。”马三刀嘴里还在咬着言语,黄九天下令弓箭手火速撤离,赶上大队人马,一齐向着会川城前进。
赵擒虎在会川城内,开仓放米、善待百姓,赢得了众多好感,百姓和降兵纷纷愿意臣服于他,一番说辞之下,那三百降兵也成了赵擒虎的部下,赵擒虎意气风发、喜出望外,已经开始构思立国封号之举。
“将军,我和风追唐已经按照你的吩咐,找来了一些城中的长老,任命他们为地方亭长,收服了众多人心。”
“做得好,攻城之道,攻心为上,收买了这些人,守城就不必担心了,派出了探子没?”
“派了十几人,去和将军们会合。”
“好。”
四虎将率领着六千余人一路逃向会川城,关弃忠率领着骑兵赶在前面开道,重步兵行进在后面。大理八千援兵已然赶到威楚城,与一千余守城官兵会合。统领援兵的是大理一个默默无闻的武将,朱大元,此人虽是籍籍无名之人,但甚是勇猛凶悍、也精通兵法,曾以少胜多,以两千大理兵击溃八千宋兵。
他在得知五虎将率兵离去之后,即刻便知其意,悔恨不已,道:“糟糕,贼兵难不成是转道去到会川城了,此地距会川城是最近的,若是骑兵前往,不出两个时辰便能赶到,可是……”
“会川城只有三百守城官兵,若是有人强攻城池,那三百人根本就是无力守住城池的。”
“他们若是能够有这份心就好了,我担心的是,他们都不敢拿起兵器抵抗,即刻便开城投降了。”
“可是朱大人,咱们已经来到这儿了,难不成还得班师回城?可是……还来得及么?”
“咱们有六千人,可是重步兵也追不上骑兵啊。”
“朱大人,咱们别瞎猜测了,快做决定吧。”
“哼,调兵出城,追上去,与贼兵决一死战。”
“是,朱大人。”
此时此刻,四虎将已然率领七千兵马逃出二十里地外。
赵擒虎完全收服了会川城,他此时正准备迎接着四虎将的兵马到来,但他此时却还惦记着另一件事,当初他和四虎将对决大理兵之时的前三天,就已经暗中派出使者前去告知禁军首领凌末风。凌末风得知此事之后,是忧喜参半,他随即派出一队自己秘密组织的民兵前去支援五虎将。那两千重步兵是由乡野武夫叶一风率领,历经三天跋涉,最终赶到了大斗子河旁,与赵擒虎派出的探子相遇。
叶一风率领两千步兵,一路开向会川城,却因携带着过多重型攻城兵器而步伐缓慢,无法快速前进。就在经过一个三叉道口之时,他错过了四虎将的兵马,却正巧碰上了紧追其后的朱大元率领的大理军。
两军相遇,狭路相逢勇者胜,叶一风当即下令弓箭手,以连发弩、飞火箭和铜火枪击退敌军,朱大元从未见过如此厉害的兵器,大理兵也被这些神兵利器吓得丢盔弃甲,转头便逃。
叶一风看出来双方兵马数量之差距,不敢恋战,在打退了大理兵的进攻之后,便下令沿着西首小道逃去,朱大元见状大喜,当即下令反击叶一风的重步兵,可重步兵虽然行进之速不快,可胜在防守能力强。大理兵的箭矢齐发,箭雨落在重步兵的厚重盾牌上,就如同棍子打在石头上毫无用处。
叶一风一面撤退,一面下令以火药粉铺盖在大理兵的必经之路上,然后在一个拐弯处加快行进脚步,只留下一人负责引火。朱大元率领追兵赶到拐角之后,那人火速拿出火棍,引燃火药,顿时山谷之中火光四散,四处飞火花,直将整个大理兵阵型大乱。但如此一来,火药粉也全都耗尽,唯一的神兵利器就只剩连发弓弩和一百余只飞火箭。
一个时辰之后,四虎将的兵马顺利到达会川城下,赵擒虎下令打开城门,迎接兵马进城,但远在二十里之外的叶一风却还在苦苦赶着路。朱大元经此一击,却是心有余悸,他不曾见过火药,却深知刀枪剑戟都不是这等药粉的敌手,他虽有六千人马,但若以人海战术强攻,必会伤亡惨重,到时候被五虎将率兵反击,可就真的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了。
于是,朱大元下令重整军队,迅速返回威楚城,不再出击。
叶一风率兵紧急赶着路,他们误以为身后还有追兵,因此一刻也不曾停歇,直到距会川城五里地外的密林中,才稍稍放缓了脚步。赵擒虎身处城楼之前,对眼前的场景那是一目了然,叶一风的兵马到来,他甚为欣喜,直高声道:“打开城门,迎接凌大人的兵马。”
至此,五虎将的兵马与援兵顺利会师,顺利得到会川城,连同大斗子河旁的土地以及马、黄二人征服的部落村镇,五虎将已然拥兵过万,占据方圆二十里之土地,兵强马壮、士气昂然,终是成了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