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别扶我(2 / 2)

一人之力 风消逝 0 字 2021-05-02

‘初次事件’、‘长期收益’,这是唐鸿目前发现的两个触发机制。</p>

‘初次事件’竟然能二次触发,宛若发现新大陆。</p>

还有‘特立独行’,那一夜他去迪士尼乐园的时候,走的是单人通道,在上千人目光之下,也触发了这个提示。</p>

一:长期收益。</p>

二:初次事件。</p>

三:特立独行的好处。</p>

第三点是新发现,还有初次事件可以二次触发,都是惊喜的发现。</p>

刹那间,唐鸿仿佛打了鸡血吃了蓝色小药丸,腿不酸,背不痛,他觉得自己还能再跑一百圈。</p>

第五圈即将完成。</p>

牛贺川这时也看明白了:“唐鸿并没有受虐倾向,只想出出风头。却是我误会了他,年轻人嘛,都喜欢人前显圣。”</p>

于是。</p>

他打开金属栅栏,朝着远远跑过来的唐鸿招手道:“好了。”</p>

唐鸿继续奔跑。</p>

黄昏余晖,照着他的步伐,汗水在脸庞流淌。</p>

“好了!”</p>

牛贺川以为唐鸿太累,没听清,又高声大喝。</p>

“去!”</p>

唐鸿有气无力的挥动着绵软手臂。</p>

“别扶我!”</p>

“我……还能再坚持一下!”</p>

那身影缓缓经过金属栅栏入口,与总教官牛贺川擦肩而过。仿佛残酷冰冷的现实变成了朵朵浪花狠狠拍打牛贺川的脸。</p>

紧随其后。</p>

一群狼慢跑过去。</p>

牛贺川:“……”</p>

他挠着下巴,很茫然:“真正激发电流的设备,隐藏在狼毛之下,难道被他发现了。”</p>

——</p>

遗憾的是,唐鸿并未第三次触发。</p>

他推测,初次事件的二次触发,困难程度增加六七倍左右。初次事件的三次触发,难度未知。</p>

特立独行的好处,他没搞清楚。</p>

游乐园的好处,是不必排队。</p>

而这次的好处,大概是一人值,但未免太困难了,触发机制很奇怪,跑了整整五圈才触发。</p>

“饿死了。”</p>

唐鸿在餐厅风卷残云,吃了两盒超凡食品。</p>

总教官牛贺川坐在旁边关切地看着他:“真的不用我带你去看看心理医生吗?”</p>

“我自己心里有数。”唐鸿喝了碗海带排骨汤,真好喝。</p>

“好吧。”</p>

牛贺川不再强求。</p>

一位打破了意志力极限的人,他必须予以尊重。更何况还是入营五天就打破意志力极限的唐鸿。</p>

“所有打破了意志力极限的成员都由我亲自负责特训。”</p>

“这段时间,超凡食品,包括中央研究所生产的神物,特训营无偿供应,只为助你尽快打破人体极限。另外你在房间发现的警告留言,总部决定不奖励神物而是以积分形式……十个积分已经打入你的账户。”</p>

总教官牛贺川絮絮叨叨。</p>

唐鸿抬头问道:“我现在打破人体极限就是超凡了?”</p>

“别小瞧人体极限。”牛贺川敲了两下餐桌桌面:“要知道依照每个人的天生素质、后天的成长环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体极限。”</p>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p>

当然。</p>

人体极限,大同小异,综合来说是比较相当的:“有的人卧推极限最多到250KG,有人却能到350KG,谁比较强?很可能前者更强,比如个子不高,灵敏素质的极限却很高,亦或是筋骨坚韧,柔韧素质的极限较高。”</p>

“身躯的五大素质,全部打破极限才算是打破人体极限。”</p>

“所以……”</p>

“意志极限有标准。”</p>

“人体极限嘛,总量有标准。但每位打破人体极限的超凡,五大要素,各有高低,难以比较,只有实战才知晓胜负强弱。”</p>

身体的五大要素: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p>

说到这儿。</p>

牛贺川想了想,询问道:“你能明白吗,人体极限细分到五大方面,每方面都有极限,而这个极限,又因人而异。”</p>

唐鸿点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p>

“对。”</p>

牛贺川笑了起来:“因为一个人天生素质、成长环境的差异,造成人体极限的差异。入营测试,其实是提前考察,观测入营学员的人体极限的各自情况。”</p>

不过。</p>

唐鸿实在太快了。</p>

正常来讲,入营测试,再加上每月底的考核测试,至少三次测量数据,经过细致比对,才能得出个人极限的报告说明。</p>

所以牛贺川打算用几周时间,观察唐鸿的进展。</p>

超凡这条路,唐鸿哪个身体要素的极限最高,就以其为主要素。</p>

“目前呢。”</p>

“除了打破人体极限,你还得进行高强度闭气训练。”牛贺川戴上一个不伦不类的木框眼睛,扶了扶镜腿,对照着笔记。</p>

他划出重点,一页纸写的密密麻麻。</p>

“闭气?”</p>

唐鸿愣了愣,不明其意。</p>

牛贺川没抬头继续写着笔记:“那是我们阻击神祇的唯一禁忌……”</p>

“记住!”</p>

“不要呼吸,不要呼吸,重要的事情说两遍!”</p>